《不能相愛的兩個人》EP1-2雜談:熟悉的家森最對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爸媽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他們覺得我應該交男朋友,結婚生小孩,這樣才算長大成人,總之很讓人傷腦筋。」

「既然如此,別管他們不就行了。用不著做什麼事都要獲得父母的同意吧,不高興的話可以和他們保持距離,或是不接他們電話,總之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個可以不用抹煞自我的相處方式。」

「但為人子女總是不希望父母擔心啊。」

「我倒是沒這種想法,我根本不在乎父母的感覺。」

「我有一個疑問,要有家庭才算長大成人,要有孩子才算長大成人,說這些的根據是什麼啊?自己離不開孩子所以要綁住孩子,這就叫父母嗎?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對方身上,這就叫家庭嗎?」

「別說是理解我們這種人,根本不承認我們的存在,只會逼我們接受主流意見,盲信家庭價值的信徒、戀愛至上主義者、認為自己說的話才是真理的父母,這些人全部給我滾一邊去。」

「抱歉我太激動了,這些充其量只是我的價值觀,你當然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

raw-image

高橋一聲的這段連珠砲讓人想起了四重奏的家森,同樣的咄咄逼人,敏感謹慎,看起來像是會孤獨死的類型,但不談戀愛獨自一人,或著跟同樣是「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者」共組家庭,何錯之有呢?

咲子的家庭,不管是妹妹還是媽媽句句以自己的觀點出發,同時也不斷的一刀一刀捅入咲子的內心,「正常」這件事是由主流定義的,主流的就叫正常,反之則是不正常,如果社會沒了多元只會像一攤死水,正常與不正常也不存在著對錯,只是在於每個人的習慣與價值觀。

就像高橋在餐桌旁反駁的那句話一樣:「那不要接受也不要理解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談到這種話題時,不能讓話題結束在『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事』就好了呢?」

如果沒辦法理解那其實不需要勉強自己理解,世上這麼多不理解的事,如果對每一件事都要強迫自己接受也是很累吧。就當作那裡有這麼一個人有這麼一件事,其實這樣就夠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緒語的沙龍
79會員
74內容數
緒語的 Premium
緒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5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2022/11/15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2022/10/25
「我好像突然間明白,見面的意義,就是他站在我面前就算什麼都沒說,就算什麼都沒做,但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喜歡全都藏在笑裡。」 想說今天就看個兩集就好,回過神來五集已經過去了,原本以為二十集的內容可以看個一週,回過神來在第三天就看完了。 《見面吧就現在》大概是最近把這段話詮釋最恰當的一部劇。 不知道為什
Thumbnail
2022/10/25
「我好像突然間明白,見面的意義,就是他站在我面前就算什麼都沒說,就算什麼都沒做,但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喜歡全都藏在笑裡。」 想說今天就看個兩集就好,回過神來五集已經過去了,原本以為二十集的內容可以看個一週,回過神來在第三天就看完了。 《見面吧就現在》大概是最近把這段話詮釋最恰當的一部劇。 不知道為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即使他們沒有同住,依然可以是互相關心的家人,擁有比普通朋友更加親密的、非關愛情的關係,因為之所以成為家人,是因為想擁有依靠,也成為對方的依靠,而若這份關係反倒阻礙了彼此追求幸福,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家人」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也不需要外在的證明,僅需在心底為他標記出一個重要的位置。
Thumbnail
即使他們沒有同住,依然可以是互相關心的家人,擁有比普通朋友更加親密的、非關愛情的關係,因為之所以成為家人,是因為想擁有依靠,也成為對方的依靠,而若這份關係反倒阻礙了彼此追求幸福,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家人」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也不需要外在的證明,僅需在心底為他標記出一個重要的位置。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我爸媽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他們覺得我應該交男朋友,結婚生小孩,這樣才算長大成人,總之很讓人傷腦筋。」 「既然如此,別管他們不就行了。用不著做什麼事都要獲得父母的同意吧,不高興的話可以和他們保持距離,或是不接他們電話,總之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個可以不用抹煞自我的相處方式。」
Thumbnail
「我爸媽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他們覺得我應該交男朋友,結婚生小孩,這樣才算長大成人,總之很讓人傷腦筋。」 「既然如此,別管他們不就行了。用不著做什麼事都要獲得父母的同意吧,不高興的話可以和他們保持距離,或是不接他們電話,總之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個可以不用抹煞自我的相處方式。」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