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周惠民
一、經 歷
1.涉獵廣博的留德學者
周惠民現任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教授,專長為中、德關係史、世界近代史。自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畢業,取得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後,便於民國六十九年負笈(ㄐㄧˊ)德國,在佛萊堡大學攻讀歷史碩士及博士,留歐八年有餘,學成即返臺投入教職。
除了教學,周惠民還參與歷史教育、評量等多項研究計畫,並擔任高級中等學校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成員。
周惠民因為對飲食文化史頗有興趣,除了在雜誌撰寫短文,也在政治大學開設「西歐飲食文化史」的選修課程。他在課堂上談笑風生,講起歐洲史事,總能旁徵博引,信手拈來;談起中西飲食,更是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及歡迎。
2.勇於任事、功成不居的領導者
周惠民在政治大學除了教學外,亦兼任許多職務,曾兼任歷史學系主任、人文中心主任、文學院院長、政大出版社總編輯、華語文教學中心主任等,並曾主編《政大歷史學報》,身兼數職,能者多勞,與他共事過的同事均一致給予好評。
人文中心同事以「積極作為,勇於開拓」形容周惠民,因為人文中心的各項業務推動及經費都必須自給(ㄐㄧˇ)自足,過程十分艱辛。然而,在周惠民的帶領下,人文中心積極尋找外部資源、合作計畫,讓中心得以繼續營運。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時,人文中心得到科技部支持,集結一百四十九位學者專家,歷時兩年,推出《中華民國發展史》十二冊專書,可說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修史工程。這段經歷令周惠民十分難忘,「在很短的時限內,動員那麼多學者專家一起撰寫、評論、審查,最後如期完成,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同樣面臨經費有限的困境,政大出版社也在周惠民領導下,秉持「在困境下求活路」的精神,創造出僅次於臺大,在全臺各大學出版社業務排名第二的佳績。出版社成員盛讚:「他是一位很有親和力的主管,在處理業務上勇於承擔責任。」此外,寫了一手好字的周惠民,還會幫忙設計文宣及題字。對此,周惠民歸功於成員的專業能力,在人力與財力都相對不足的條件下,才能有這樣的成果。
至於華語文教學中心,在周惠民堅持小班教學,嚴格控管品質之下,累積出國際間的良好口碑,還因此開啟正向循環,讓華語文教學中心能有盈餘提供獎學金,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臺學習中文,周惠民對此深感欣慰。
P89-2
二、趣聞軼事
1.你可以抄書,我不介意
高等教育的考試與中、小學教育的測驗不同,相當注重學生的邏輯思考與組織能力。每次考試時,周惠民就會大方的跟學生說:「你可以抄書,我不介意。」因為光是翻書、照抄書本文句並無法獲得高分,而是要將書本的知識經過思考、反芻(ㄔㄨˊ),再透過整體組織,才能正確應答。周惠民希望透過教育,培養出有氣度、具人文素養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他鼓勵學生要從不同的角度去關懷世界、國家的任何事,不要被自己或所屬團體的框架所局限,如此才能對學業及人生有所助益。
2.吃麵條能不能發出聲音
對受過西方用餐禮儀訓練的人來說,吃麵發出吸吮(ㄕㄨㄣˇ)聲,是相當無禮的舉動。周惠民回憶,他與一位四川化學家應德國同學邀請共進晚餐,「當吳先生石破天驚般的吸吮麵條時,所有德國舍友都瞠(ㄔㄥ)目結舌,好像他們的祖先馬丁.路德(十六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在大雨中被雷震倒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有讚美上帝給中國人這麼大的肺活量」,晚餐氣氛頓時凝重起來。吳先生告辭後,德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他的餐桌禮節,但周惠民留學德國長達八年,並不以「吃麵不宜有聲」作為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他認為這只是一種文化的主觀價值,無關對錯,唯有因地制宜,考量主人家的文化背景而調整作客之道才最為合宜。
3.喝湯宜有聲,以示讚美
周惠民留學德國時,曾邀請外國同學到家裡吃中式火鍋,他們事先約法三章:「不准用刀叉,全用碗筷;喝湯宜有聲,以示讚美;吃粉絲必須吸吮,以全始終。」雖然這些規定顛覆了外國人的用餐禮儀,但在美食的誘惑下,外國同學們全都稀里嘩啦的吃麵喝湯。這些原本被西方人視為無禮的舉動,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對主人盛情款待的由衷感謝。
4.入境隨俗,邊走邊吃
一次,周惠民在愛爾蘭西部租了一戶農家度假,漫步到海邊時,剛好碰到釣上大鮭魚的漁人,他抵擋不住現釣魚貨的鮮美,便立即買了一尾。廚藝精湛的周惠民本想採取日本享用鮮魚的最佳吃法,做成生魚片,配點山葵和醬油,剩下的魚頭還能和豆腐、味噌(ㄘㄥ)一起燉煮成湯。但他轉念一想,如今身在愛爾蘭,應當要入境隨俗,於是便依照當地人的作法:去頭去骨,切成魚排,沾粉煎過,放點香料、香橙做成醬汁一澆,就成了一道「橙醬佐魚排」,再配上紅酒一杯──如此堪稱是「入境隨俗,邊走邊吃」的絕佳詮釋。
P89-3
三、創作題材
1.史學方面
周惠民是知名歷史學者,其史學相關著作相當豐富。著有《德國對華政策研究》、《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並與其他歷史學者合編有《國際法在中國的詮釋與運用》、《民國史事與檔案》、《中國民族觀的摶(ㄊㄨㄢˊ)成》、《國際秩序與中國外交的形塑》、《民國人物與檔案》、《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外交史論》、《陳誠與現代中國》等。
周惠民考究歷史脈絡的認真程度不容小覷(ㄑㄩˋ),他強調,珍貴的第一手原始文件資料,值得學者投注大量時間逐條查看。雖然中國保存了大量的歷史紀錄,但其中雜有因撰寫者的私心,或是被動逃避政治迫害而偏離事實的敘述,使得歷史真相蒙上了一層面紗。因此,歷史研究者必須透過分析、解讀,並比對中、英文不同角度的第一手原始文件,才能完整了解歷史事件的真實全貌。
2.飲食文化方面
因對飲食文化史頗有興趣,周惠民不但開設專門課程,也在雜誌撰寫短文,集結成《飲膳隨緣》一書。近年又集結新作,名為《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
周惠民在書寫飲食相關題材時,筆調輕鬆、幽默,文字淺近,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他寫飲食文學,往往配合其歷史專業的背景,考證食物、餐點、用餐方式的源流,並延伸探討政治、社會、經濟變遷對飲食文化的影響,也經常說明食材、吃法在生活中的運用或誤用等,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體會。在他筆下,可從宋代《東京夢華錄》中開封街巷的羹湯、麵點、甜品等各色小吃,談到羅馬古城街角的特洛伊燒豬,由此可見他對東西方飲食文化的熟稔(ㄖㄣˇ)。
P89-4
四、作品欣賞
●土 豆
從小愛吃土豆,土豆是閩南語,正式名稱是該叫花生,長大以後,還是習慣用閩南語稱之為土豆。三十年前,留學德國,碰到南京、武漢來的同學,一塊在學校餐廳吃飯,盡是馬鈴薯,只聽得大家這個「土豆」、那個「土豆」,原來說的都是「馬鈴薯」。我大吃一驚,不知道花生與馬鈴薯竟有同名之雅。這也難怪,花生、馬鈴薯、玉米這幾種作物都是明末清初由葡萄牙、西班牙海船運販到中國。等到入境隨俗,得給起個名字時,各有各的叫法,無法統一。
花生還有其他名稱,因為是番人帶進,客家方言跟著來源命名,稱為「番豆」。瑞士許多地方稱花生為「西班牙豆」,也是這理。不過瑞士人禮貌一些,不稱西班牙人為「番」,到了中國,篤定①西方人聽不懂中文,番來番去,毫不避諱②。
現今,學界認定花生原產於南美洲 祕魯,十六世紀以後,才逐漸經由歐洲傳播到世界各地。因為營養豐富,滋味優美,廣受歡迎,立即與各地飲食文化結合,成為菜肴中不可少的部分。從閩 粵沿海一帶到東南亞的華人地區,沒有人不喜歡沙茶醬,花生粉就是其中一味重要食材。
花生進入中國的時間雖晚,可是中醫對花生的效用卻認識得相當清楚,說花生富含油脂、維生素、胺基酸與各種微量元素,對人體特有幫助,是藥膳的要角。一般人最熟悉的莫過於花生燉豬腳,可以補充膠原蛋白。廣東人煲③的東靚湯,就是拿花生煲豬蹄,比起阿膠④、哈士蟆⑤,毫不遜色,還環保些。
花生香味撲鼻,甜鹹皆宜。金門土地貧瘠,種高粱倒是合適,因此金門高粱遠近馳名。許多人恐怕不知道,金門花生品質也相當好,或把花生磨成粉,或者保存顆粒狀,拌入麥芽糖中,碾平、切塊,拿竹葉子包起來,吃的時候,除了花生香味,還有點竹子的香氣,稱為「貢糖」。金門鄉親認為自己生產的東西好吃到可以進貢,讓皇帝品嘗,何等驕傲。不過我估計⑥,大清朝皇帝從沒有見過金門貢糖,更別說是吃上一口了。
反觀歐洲人對花生米的認識,相當短淺,種植花生,主要用以榨油,進廚房當菜的情況很少。一般作法不外乎帶殼烤熟,裝袋出售;或者去殼以後,加點鹽、紅椒粉等香料烤熟。最普遍的辦法是製成花生醬,抹麵包,做個花生醬三明治。當年遠在歐洲,買不到芝麻醬,就拿花生醬,拌上麻油,調勻之後,可以頂替芝麻醬,要吃炸醬麵,涼拌豆芽都不成問題,每個德國朋友都吃得嘖嘖稱奇,原來花生醬還有這等妙用。
(節選自《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三民書局)
【注釋】
①篤定:確定,有把握。②避諱:避免觸犯忌諱。諱,音ㄏㄨㄟˋ。③煲:音ㄅㄠ,用慢火熬煮食物。④阿膠:一種中藥名。原產於山東省 東阿縣,以驢皮加阿井水熬製而成,呈長方形塊狀,表面烏黑或棕黑色。具有補血止血,滋陰養肺的功效。⑤哈士蟆:蛙類。主產於中國東北,可供食用及藥用。⑥估計: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