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一、生 平
1.天才早慧,能識之無
白居易生下來六、七個月就能辨識「之」、「無」兩字。五、六歲開始學寫詩,九歲已識聲韻,可說是天才兒童。故後世用「之無」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而有「不識之無」、「略識之無」等成語。
2.少年詩作,嶄露鋒芒
白居易自幼聰慧,十六歲左右,他獨自跑到長安,帶著作品去拜見顧況。顧況在詩壇名聲很大,恃才傲物,對後進文章很少推許,他看到白居易時,就用「居易」二字開玩笑說:「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但等他看到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才讚嘆說:「有才如此,居天下也不難!」從此白居易的詩名傳遍長安城。
白居易雖然擁有詩名,但在長安生活並不如意,二十歲時,他離開長安到徐州,住在族兄家中,更加倍用功,研讀賦、《書》、《詩》,晝夜不停的吟誦寫字,因而「口舌成瘡,手肘成胝(ㄓ)」。
3.年輕進士,正直敢言
白居易二十九歲高中進士,在十七位同榜進士中最年輕,曾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後經過吏部考試,授任官職,元稹與他同時登科授職,兩人後來成為至交,在詩壇上齊名,並稱「元 白」。
白居易三十五歲擔任縣尉,常有機會接觸農民,了解民生疾苦,於是規諷時事的詩作漸多。兩年後被召回長安,他屢次向皇帝建言,請求清除弊政,也寫了不少切中時弊,富有社會意義的詩歌,如著名的諷諭詩〈秦中吟〉十首及〈新樂府〉五十首。
4.仕途重挫,獨善其身
白居易四十歲時喪母,三年後返京任太子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照規定不能過問朝政。憲宗 元和十年,有陰謀者暗結宦官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請捕刺客。嫉妒者以他違例上疏,又誣指他不避諱母親看花墜井而死,卻作〈賞花〉、〈新井〉詩,甚傷禮法,因此被貶為江州司馬。他到江州的次年作〈琵琶行〉,藉長安名妓淪落江湖的不幸遭遇,寄託自己政壇失意的苦悶。經過這次貶官的重大打擊,白居易的政治態度有了明顯改變,早年敢言直諫的熱情消失了,由兼善天下轉向獨善其身。反映在詩歌創作上,是諷諭詩減少了,而閒適、感傷詩增加了。
5.退居洛陽,寄情詩酒
唐代後期,宦官專擅朝政,白居易對政局深感灰心。文宗即位後,黨爭益形劇烈,便有歸隱之意。居洛陽期間,與香山寺僧侶時相往來,談禪解憂,自號香山居士;又放意詩酒,自號醉吟先生。時常與名詩人劉禹錫唱和,時稱「劉 白」。退隱後仍樂善好施,曾開鑿龍門石灘,減少了行船的危險。最終卒於洛陽,享壽七十五歲,由詩人李商隱為他撰寫墓誌銘。
二、趣聞軼事
1.老嫗能解
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念給一個老婆婆聽,問她說:「了解嗎?」若老婆婆了解,就把詩寫下來。如果不了解,則修改到她了解為止,所以他的詩很通俗易懂。
2.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白居易任職蘇州期間,簡化政事,減輕賦稅勞役,使人民能休養生息。當他離任時,送行的人站滿了河岸。許多人痛哭流涕,追著白居易坐的船送了十幾里。劉禹錫描述那時的情景說:「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生動表現蘇州人民對白居易的衷心愛戴。
三、文學理論
白居易認為文學應該反映時代,表現民生疾苦,他主張文學要有關人倫教
化、反映社會現實,所以反對詩歌只寫風花雪月,嚴厲批評六朝只重形式的文風,而給予杜甫的寫實詩歌崇高評價。
四、文學成就
白居易一生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在於詩歌,他曾把自己的詩歌分成四類,即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與雜律詩。其中以「諷諭詩」最能表現他的文學理論,廣泛反映中唐的社會問題,成就最高,〈秦中吟〉十首及〈新樂府〉五十首為代表作。「感傷詩」多半作於貶謫時期,寫一時感觸,往往有深沉的寄託,如兩大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藝術成就很高,是不可多得的名篇。「閒適詩」與「雜律詩」雖然數量很多,但多為流連光景之作。
五、諷諭詩之特色
1.反映社會問題:所寫諷諭詩有「洩導人情」、「補察時政」的目的,多描寫民生疾苦,針砭時事,措詞激烈,毫無顧忌。
2.描寫形象生動:無論直書其事或寓言託物,都能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典型的人和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3.語言平易通俗: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音調和諧,使人人都能領略、記誦。
4.運用強烈對比:善於運用正反兩面的人物或情境,透過強烈的對比揭露社會矛盾,使人印象深刻。
六、提倡新樂府運動
1.名稱的由來:「樂府」本為漢代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來就將這個官署所採集的民間歌謠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這類樂府詩入樂可歌,且具有敘事寫實、語言淺顯、反映社會等特色。而「新樂府」則是指唐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具有與漢樂府同樣的特色,但可不入樂。
2.背景:安 史之亂後,唐代國勢日漸衰微,社會動盪不安,朝中部分有見識的人希望透過改革來緩解社會問題。這種期待反映在文壇和詩壇上,便分別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以及白居易、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
3.具體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主張詩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問題,作為在上位者「補察時政」的參考。
七、白居易名句
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語譯】我們再三的呼喚邀約,她(琵琶女)才走了出來,出來時仍手抱琵琶,害羞的遮住半邊的臉。
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語譯】彼此都是流落在外或有著相同際遇的人,如今有緣相會,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經相識呢?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長恨歌〉)
【語譯】當她(楊貴妃)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神態頓時展現。後宮的嬪妃與之相比,全都黯然失色。
4.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長恨歌〉)
【語譯】後宮貌美的女子這麼多,然而所有的寵愛卻都集中在她(楊貴妃)一人身上。
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長恨歌〉)
【語譯】在天上,我們願作比翼雙飛的鳥;在地上,我們願作枝條相結的樹。
八、作品欣賞
1.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①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②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③滿別情。
【注釋】①離離:茂盛的樣子。②野火:焚燒野草的火。③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語譯】郊野上茂盛的野草,每年都生長一次,枯萎一次。野火是燒不盡的,只要春風一到又蓬勃生長。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道路上,在晴天裡,一片翠綠連接著荒城。我又要送你遠行,只見草木茂盛充滿了離別的情思。
【賞析】首聯從古原野草寫起,頷聯歌頌它頑強的生命力。頸聯勾勒出草原的廣闊,用「古道」、「荒城」作為下聯送別的伏筆。末聯點出送別,以草木茂盛比喻別情。
2.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①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②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③?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④,心憂炭賤⑤願天寒。
夜來城上一尺雪,曉⑥駕炭車輾冰轍⑦。
牛困⑧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⑨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⑩白衫兒⑪。
手把文書口稱敕⑫,迴車叱牛牽向北⑬。
一車炭,千餘斤,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⑭。
【注釋】①伐薪:砍柴。②蒼蒼:斑白的樣子。③營:謀求。④單:單薄。⑤賤:價格低廉。⑥曉:天剛亮的時刻。⑦轍:車輪輾過所留下的痕跡。⑧困:疲倦、疲乏。⑨翩翩:行動輕快的樣子。⑩黃衣使者:指宦官。⑪白衫兒:指宦官的手下。⑫敕:音ㄔˋ,帝王的詔書。⑬牽向北:唐宮在長安城北,市在城南,故云。⑭炭直:炭的價錢。直,通「值」。
【語譯】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臉被煙熏得黑黑的,兩鬢斑白,十根手指也弄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想用來做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裡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擔心炭價格低廉,還希望天更寒冷。夜裡城上下了一尺厚的大雪,天一亮,老翁就駕著炭車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趕路。牛倦了,人也餓了,太陽已高高升起,只好在集市南門外的泥濘中歇息。那兩個騎馬翩翩而來的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宦官和宦官的手下。宦官手裡拿著詔書,口稱皇帝有命令,吆喝著將牛朝皇宮拉去。一車一千多斤的炭,宦官硬是把車趕走,老翁惋惜也沒用。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繫在牛頭上,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賞析】這首詩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一首,透過賣炭翁的遭遇,深深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開頭寫賣炭翁的炭得來不易,是艱辛工作得到的。接著反映出老翁的經濟狀況,賣炭所得攸關衣食生活。「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出了老翁在凍得發抖時,還一心盼望天氣更冷的反常心理,凸顯了他的困苦,也為後面宦官掠奪的惡行作了鋪墊。最後,賣炭翁在從「伐薪」、「燒炭」、「願天寒」、「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希望的一切,都在遇上宦官強搶炭車之後化為泡影,結局十分悲痛,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