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這次主題以我們的神仙鄰居為主軸,介紹文澳地區的民間信仰:清水祖師、南天文衡聖帝(鸞堂)、城隍爺、魁星爺、大成至聖先師、天主教等,各種宗教神明在文澳地區神與神、人與人以及人與神的互動。很喜歡英豪在敘述匾額的一句話:「匾額的形式是滾動的」。隨著時間與人的推移,而價值就在滾動的期間被賦予,我們的任務是經營出它的價值所在。
走讀有很多東西可以說,但時間有限只能挑選符合主題的點來論述,否則光一塊碑就可以停留一個小時以上了。經過團隊半年以上的田野調查,高三時的走讀與現在走讀的內容有關係,但在大時間軸內又塞入了許多民間故事讓時間線上的座標更豐富,歷史不再是課本上的死板條列,而是非常具生活化與在地化的。
大二時辦過走讀,雖然設備不完善,主題線也待強化,這次文澳走讀也讓我學到有更多元的走讀故事線可以去敘述。看到走讀參與者有小朋友其實很開心,也許現在聽不懂,但會在腦海裡留下些什麼,長大後總會有影響的。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清溪垂庇】匾。外觀有整修過,廟方與科工館人員費盡心力搭鷹架才落架的匾額,經鑑定有200餘年歷史,由文澳社區北甲、南甲、西甲、東甲共四甲頭眾弟子捐獻。文澳祖師廟、聖真寶殿及文澳城隍廟與文化局合作密切,也推出許多廟內文物的相關商品,視觀察匾額磁夾、功存捍衛帽子等,而這次走讀一人一頂清溪垂庇匾詞復刻帽,很期待赤崁龍德宮也能做出相關的文創商品。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原文澳祖師廟四垂亭木作】捲棚頂,桷仔畫木紋,插仔、束仔作花鳥、走獸、人物。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檔案爺】原供奉在通判署案檔廳內,隨著通判署遷移,改供奉在文澳城隍廟內。
第四站|千人塚
【祭西方竹符】據說為清水祖師賜鐵符安定千人塚一處,原定離地三寸,但法師長聽成入地三寸,造成陣亡日軍亡魂不得超生,而在每年正月十三日鎮符會在廟後方此處進行科儀。
第五站|文石書院
【登瀛樓】歷史建築。文石書院僅存建物,澎湖孔廟形式乃仿彰化孔廟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