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領導者之間的密室約定、營救計劃、競爭與結盟 --2/2◎SW重點翻譯
By Nancy Gibbs and Michael Duffy, Time Magazine, April 23, 2012/4/18
(II)老布希: 慈父角色歐巴馬與小布希的接觸不多,但是跟老布希感情很好。老布希德高望重,比一般共和黨傾向自由主義,歐巴馬努力討好。2008競選時,脫稿盛讚老布希,上任後更是百般禮遇。
2009年初,歐巴馬幕僚就跟布希提到,歐巴馬要到德州作禮貌性的拜訪。老布希唯恐保守的德州會有抗議演出,還事先打點。歐巴馬到了德州,回以公開的讚揚,說老布希本人就是服務精神的具體化。老布希到了華盛頓,歐巴馬邀請到白宮喝咖啡。老布希十分健談,歐巴馬被他的笑話弄得樂不可支。
(III) 卡特:我們都有傷痛歐巴馬接受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時,卡特將成為美國史上卸任最久的總統---31年7個月又19天---比胡佛還久。當年有人問胡佛怎麼對付那些把經濟大蕭條怪罪在他身上的批評者,胡佛說:「我活得比那些混蛋久。」(I outlived the bastards.)
卡特56歲時輸給雷根,接著,在好幾年的修身養性之後,將解決全球問題當作職業第二春:監督選舉,對抗蟠尾線蟲病、虐疾及其他疾病,推動識字計劃,並斡旋於軍閥之間。他因此獲得2002諾貝爾和平獎。卡特自己也承認,他當卸任總統,比當現職總統要更稱職。卡特與叛亂政權的關係密切,使得他後面的總統幾乎都必須仰賴他。布希父子與柯林頓都曾派他擔任敏感的外交任務。但是卡特活力充沛、一板一眼、自以為是,連民主黨總統都覺得他不好應付。他常常還沒完成任務就對媒體大嘴巴。不止一次,他還違逆總統的意願行事。所以,當歐巴馬請卡特出使海外時,歐巴馬不想冒險。2010八月,卡特到北韓去拯救一位在平壤被囚禁七個月的美國公民。在那之前一年,柯林頓派他類似的任務時,是高調出使,還出現在電視報導中。這次卡特卻保持低調到任務結束,除了因為這事必須保密之外,也因為歐巴馬幕僚要卡特簽下12點保證,其中一點就是不可以對媒體洩密。卡特把人帶回來,故事經過也大都保密。卡特說:「離開之前他們就叫我發誓,還得簽字ㄟ… 我可不是在抱怨喔。」連卡特都提到總統們之間那種「靜靜的、兄弟情誼的感覺」。他說:「我們處理過中國、中東、國會、通膨。這些共同的經驗,在我們之間產生美好的連結。」當被問及這樣的情誼能否療傷止痛時,他笑著承認:「那還用說。我們都有傷痛的。」
(IV) 柯林頓:名譽教練在出任務前必須對歐巴馬證明忠誠,卡特並不是唯一的人。希拉蕊出任國務卿意味著:柯林頓必須對歐巴馬的幕僚據實說出他基金會的捐款者;演講稿必須事先給很多官員看過;他的慈善機構不能接受國外政府捐款。這有點像記者會上展示罪犯一樣,提醒大家誰是2008的贏家或輸家。但是柯林頓還是配合著:「他們要我怎樣,我就怎樣。」現在該輪到希拉蕊發揮了。這其實有點諷刺,因為歐巴馬的白宮幕僚幾乎都是柯林頓的人,其中有許多人是回到12年前的職位。其實,歐巴馬的白宮幕僚說柯林頓浪擲機會、沒有膽識,這是人云亦云。歐巴馬在他的書中說:「柯林頓的目標都太溫和modest了,稱不上激進radical。」他認為,在冷戰剛結束、資訊時代來臨之際,應該要大步往前衝,而柯林頓卻滿足於小步伐與表面成就。歐巴馬承諾要完成更宏偉的目標。其實對柯林頓這樣的評價太粗淺了。柯林頓在任內完成了十年來第一個犯罪法案,革新了福利政策,並且三十年來首次平衡了預算。這些成就都很不容易,都是傾左派所極為排斥的。所以,歐巴馬要對柯林頓有所不滿的話,那應該是:柯林頓未能成就幾件轟轟烈烈的自由派功勳。那簡直就等於責備他沒有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一陣子,歐巴馬似乎想自清。他在選舉團大勝,通過大型刺激經濟計劃,在國會推動健保方案。但是三年來,他先搞出偉大計劃,然後再將計劃縮小到可以處理的規模,裁減計劃,尋求妥協,結果發現他認為在後意識形態時代postideological age應該會支持他的某些共和黨人,並不支持他。此時,他面對承諾與實行之間的差距。他競選當時可能並不在乎柯林頓或柯林頓風格Clintonism,但是在位三年後,它們跟歐巴馬或歐巴馬風格也看不出有何差別。最近,柯林頓似乎在扮演著名譽競選教練,去年秋天寫了書預期將有歐巴馬與Romney的對抗,現在又主演競選短片,透露他今年將與歐巴馬參加至少三次的募款活動。但是,柯林頓堅稱,當他們兩個人獨處時,他們談的是別的話題。去年秋天,他說:「前幾天我們打高爾夫球時,我們沒談什麼政治。我們兩個人當時都筋疲力竭了。」但是,他接著又說:「如果我的總統召喚我,我就會出現,大風雪中我也會來陪打高爾夫球。」這,也是總統俱樂部成員的義務。(完)
【連續閱讀】
美國領導者之間的密室約定、營救計劃、競爭與結盟--1/2◎SW重點翻譯
美國領導者之間的密室約定、營救計劃、競爭與結盟--2/2◎SW重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