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傳真 - 美國藍領缺工的主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也會是長期的率退。
去年第二季開始的美國通膨狀態,無論經濟學者或金融業者都把焦點放在因為新冠疫情所引起的二次量化寬鬆,再加上供應鏈問題造成的原物料短缺,還有俄烏戰爭所導致的能源危機。不過聯準會從年初升息至今,除了通膨未見緩和,失業率居然也沒有升高,原因到底是甚麼?
看了眾多分析報告與財經報導,多半關注貨幣供給、美股表現、利率調節、通貨膨脹等經濟現象,頂多指出失業率走低、儲蓄、投資與供應鏈斷裂的問題,但卻沒有人關注到一個非常特殊的數據,美國的人口增長率創下百年以來的新低,也將加速美國人口的老年化速度。
由於生醫領域的投資背景,我來到矽谷後經常研究美國的人口結構,未來八年隨著嬰兒潮世代全面屆退,將是美國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時代。而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所減少的留學及移民人口,則是另一個我經常關注的議題。過去兩年移民人口大減(合計七十萬人,疫情前一年約八十萬到一百萬人),並導致美國人口年增率在去年降到 0.1%,是建國以來首見。連兩次大戰、越戰、韓戰都沒有這麼低。
加上出生率也從2015年開始持續探底,美國即將迎來老年化加速的十年。農業、餐飲業、建築業都缺工嚴重,目前美國大約有一百萬以上的藍領工作找不到人做,兩百年來享受人口紅利的美國,正遭遇沒有遇過的問題。
就產業而言,農業、建築業、食品加工與餐飲服務業、醫療服務業等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都是仰賴許多移民的產業。以2020年4月份為例,肉蛋類的年增率高達14.3%,食品加工業又是直接影響到通膨。所以可以說移工減少的結果直接反映在通膨數字上面。在料工雙缺、油糧雙漲的狀態下,以服務業佔GDP八成的美國經濟,移工減少的結果直接反映在通膨數字上面。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失業率不超過10%)也會遭遇一段時間的衰退(但我認為是健康的)。
資本市場過去兩年過熱也是不爭事實,2021年的新創上市家數、創投的投資金額與募資規模幾乎都是疫情前的兩倍以上,整體的數字成長(或說含水量)非常接近千禧年達康股災之前的熱潮,更別說紓困方案加上在家工作,非常多的散戶資金投入股市、幣市,低利率的環境讓他們再把預期獲利投入房市的貸款額度中,矽谷房市飆漲就是如此而來。
機構投資人在去年瘋狂圈錢,也就是預期今年將不利於募資。接下來兩年,投資人將會非常保守。美國經濟會遭遇類似千禧年之後隔年911事件的狀態。中國封城造成跨國企業營收跟獲利全面雪崩,今年下半的營收都肯定不佳。俄烏戰爭跟印度熱浪所造成的能源與糧食危機,只能說雪上加霜。雖然不能確定衰退時間與幅度,但我個人的猜想,一年到兩年的停滯與動盪,應該是免不了的。
美國建國以來最大的移民短缺危機、藍領缺工狀態,再加上新冠疫情與紓困方案導致的提前退休潮(聯準會研究顯示超過三百萬人),以及金融環境與原物料短缺而共同造就了完美的通膨循環。這也就是為什麼聯準會升息多次卻依然無法壓低通膨,關鍵就在於缺工現象實在嚴重,這點只有生活在美國,知道各種基礎服務業都缺工的現象才格外能體會。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投資專家,但喜歡觀察總體經濟要素的變化,還有預測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隨著美國社會逐漸邁入高齡化,除了醫藥支出擴張、保險改革在即,生產力與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將提高企業在自動化支出與投資上的意願。
如果說服務業缺工與加速老年化是美國經濟的短期與長期隱憂,對投資人與創業者來說,危機也是轉機。當勞力需求無法被人力填滿,商機就會出現。除了期待市場經濟的正常調節,創業與投資的可能性又在哪邊呢?
未來五到十年,美國將進入第二次產業自動化的投資期,尤其在前面所提的缺工行業,加上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研發成本逐年降低、網路效應已經發生,軟硬整合與數位轉型將會全面顛覆美國的各行各業,同時也是早期投資人與台灣相關產業的布局時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0會員
34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去十年台灣新創環境高速成長,創業者與投資人的質量俱增之外,天使投資也開始蓬勃。可惜多數案件依然以台灣市場為主、尋求在台上市。同樣的資金與資源若選擇以美國為市場的新創案件,不僅有更高的投資倍率期望值,也可以資源提供者或董事會成員的角度,進入北美新創生態系。
因為具有同樣的背景,當年他也走過你正遭遇的問題,所以除了資金,這些校友跟同鄉,最能體會你的心情,也最願意幫你一把。但前提是你能遇到他,而且他也願意相信你。天使投資看的不是商業模式與營收規模而已,最重要的是創業者是否具有成功的潛質。
Power Law 乘冪法則的本質是贏者全拿,也就是非線性成長將可造就巨大的機會,但也會嚴重的毀壞原有的平衡。如何在動態世界中實踐下一個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將是我們這個世代最大的機會與挑戰。矽谷難以模仿與無法複製,與其說是一個地方更可說是一種文化。但願本書能帶給您無窮的啟發。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矽谷難以複製卻必須連結,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而相關的經驗與方法,就在這本集結【矽谷為什麼】兩年來訪談的新書中。
我們之所以要學會辨別與識破鬼扯的能力,不僅在避免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把心智與注意力放在能夠長期累積與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情上。
過去十年台灣新創環境高速成長,創業者與投資人的質量俱增之外,天使投資也開始蓬勃。可惜多數案件依然以台灣市場為主、尋求在台上市。同樣的資金與資源若選擇以美國為市場的新創案件,不僅有更高的投資倍率期望值,也可以資源提供者或董事會成員的角度,進入北美新創生態系。
因為具有同樣的背景,當年他也走過你正遭遇的問題,所以除了資金,這些校友跟同鄉,最能體會你的心情,也最願意幫你一把。但前提是你能遇到他,而且他也願意相信你。天使投資看的不是商業模式與營收規模而已,最重要的是創業者是否具有成功的潛質。
Power Law 乘冪法則的本質是贏者全拿,也就是非線性成長將可造就巨大的機會,但也會嚴重的毀壞原有的平衡。如何在動態世界中實踐下一個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將是我們這個世代最大的機會與挑戰。矽谷難以模仿與無法複製,與其說是一個地方更可說是一種文化。但願本書能帶給您無窮的啟發。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矽谷難以複製卻必須連結,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而相關的經驗與方法,就在這本集結【矽谷為什麼】兩年來訪談的新書中。
我們之所以要學會辨別與識破鬼扯的能力,不僅在避免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把心智與注意力放在能夠長期累積與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情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析美國當前的就業市場狀況,失業率雖維持在4.2%的低水平,但背後卻隱藏著結構性問題。科技產業招聘減速,與家庭照護等傳統領域職缺數量顯著增加形成對比。隨著AI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傳統高技能職位面臨壓力,專業人士的再就業挑戰也日益嚴峻。探討這些變化對各行各業的影響與潛在受益公司。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PLTR盤後公布財報顯示整體利潤穩步增長,營收受益於AI需求高成長、上調全年財測,並且企業客戶收入增速高於政府收入增長,盤後激勵表現,並在昨日美國盤中公布服務業數據維持穩健強勁,未有衰退顯現,仍有望在基本面支撐下吸引股市逢低買盤,激勵盤中股、債與日圓資金流動,股市收斂跌勢、債與日圓收斂漲勢。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本週台股在投信創天量買超後收20294.45點、小漲66.02點,櫃買收252.11點,重回均線上,加上融資不增反減,交易量無明顯增加,顯示短期多頭格局未變,操作上應可較為積極,但考慮指數處於高檔,持股市值需嚴謹。 觀察最大消費國的經濟,疫情過後美國移民人口淨流入超過600萬人,就業市場已連續4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析美國當前的就業市場狀況,失業率雖維持在4.2%的低水平,但背後卻隱藏著結構性問題。科技產業招聘減速,與家庭照護等傳統領域職缺數量顯著增加形成對比。隨著AI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傳統高技能職位面臨壓力,專業人士的再就業挑戰也日益嚴峻。探討這些變化對各行各業的影響與潛在受益公司。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PLTR盤後公布財報顯示整體利潤穩步增長,營收受益於AI需求高成長、上調全年財測,並且企業客戶收入增速高於政府收入增長,盤後激勵表現,並在昨日美國盤中公布服務業數據維持穩健強勁,未有衰退顯現,仍有望在基本面支撐下吸引股市逢低買盤,激勵盤中股、債與日圓資金流動,股市收斂跌勢、債與日圓收斂漲勢。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本週台股在投信創天量買超後收20294.45點、小漲66.02點,櫃買收252.11點,重回均線上,加上融資不增反減,交易量無明顯增加,顯示短期多頭格局未變,操作上應可較為積極,但考慮指數處於高檔,持股市值需嚴謹。 觀察最大消費國的經濟,疫情過後美國移民人口淨流入超過600萬人,就業市場已連續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