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致敬
行政院於108年10月21日向全國宣布政府開放山林的政策方向,宣示政府不應該以危險為理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各山域除國安及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並提出「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五大政策主軸,全面提升我國登山運動環境。緊接著109年因為疫情升溫,國境關閉,更讓登山人口急遽成長,各種登山亂象與日俱增,山難的件數,也隨之暴增。
向山自盡
今(112)年清明節連假,三大國家公園申請入園人數盛況空前,本魯連要申請大小劍這樣自虐的百岳路線,油婆蘭營地一樣是一位難求,最後只能找個中級山緩解低山症狀,不過在連假5天期間,即陸續由山上傳來山難的消息,總計3000公尺以上的山難,即有11件之多,其中並有死亡的山難事件,依報載訊息統計如下(詳細內容請點山難事件欄之連結):
- 112年4月2日/干卓萬群峰/66歲蔣姓山友墜谷失聯/4/12尋獲大體
- 112年4月3日/新康橫斷/71歳李姓山友高山肺水腫/直升機吊掛送醫不治
- 112年4月3日/北大武山8.5公里處/26歲男性山友右腳踝嚴重扭傷/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4日/干卓萬三叉營地/50歲林姓山友高山症/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5日/南三段天南可蘭山/58歲陳姓山友高山症/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5日/南三段本鄉山/33歳李姓協作遭雷擊樹木擊傷臗骨/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5日/南三段亞力士營地/35歲李姓女山友摔倒腿部骨折/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5日/能高安東軍第1獵寮/女性山友遭蜂螫墜落尾椎受傷/自行下山
- 112年4月5日/能高安東軍第2獵寮/男性山友失足頭部撕裂傷意識模糊/待援中(無更新資訊)
- 112年4月5日/八通關古道24K/林姓山友高山症/直升機吊掛獲救
- 112年4月6日/南二段大水窟山屋/鄭姓女性山友高山症/直升機吊掛獲救
登山風險自負
山林開放的核心精神,是政府不再以風險為由限制人民入山,將風險判斷的責任交由登山者自負。因此,登山風險評估就成為這個世代登山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上述11件山難事件,僅憑媒體報導的隻字片語,尚無法釐清事故發生之原委,仍有待事後進一步的事故調查報告,查明真象,惟有高達5件為高山症發作,雖說個人生理變化無法事前評估,但前揭高山症事件都不是在入山第一天發生,有的甚至在入山後3、4天後才報案求援,其中在山行中是否早已出現高海拔症狀?當下當事人及領隊的風險評估是否正確?是否在出現症狀時繼續上升高度?未能在第一時間立即下撤,攸關病程是否繼續惡化至難以挽回的地步。至於另外6件意外事件,除雷擊、蜂螫純屬意外無法預做準備外,失足墜落及摔倒扭傷多與行程安排是否超過體能負荷(過度壓縮行程),及登山者對該次登山行程自我評估是否過度自信有關。最後,謹以台灣首宗山難國賠案判決書的判決文:「人民對國家並無享有登山零風險的請求權」做為結語,期望每位山友在上山之前,都能確實做好風險評估,去爬自己「能」爬的山,而不是去爬「想」爬的山。
附記:
高山症之症狀
高山症與腦水腫成因(皆因腦袋擁擠):因為高山氧氣不足,大腦為了要獲得足夠氧氣,必須讓血管擴張,讓大量血液流到腦部,增加供氧,但頭骨空間固定,血管擴張會造成空間受迫,因而產生頭痛、頭暈、疲憊虛弱,甚至沒胃口、噁心、嘔吐等症狀,當腦部血液太多,造成血管內的物質跑到血管外,即為腦水腫,會產生神智不清、胡言亂語、走路歪七扭八或無法走直線等症狀。
- 急性高山症:登高(2500公尺以上)+頭痛(第一個症狀)+頭暈或噁心嘔吐(病情變嚴重指標)或疲憊虛弱。
- 高海拔腦水腫:急性高山病+走路不穩或意識變化。像喝醉酒一樣,迷迷糊糊、胡言亂語、走路搖搖晃晃、神智不清。
- 高海拔肺水腫:明明在休息或是在睡覺時間,卻像剛跑步完一樣氣喘吁吁或是胸口不舒服,呼吸很喘,心跳很快,很累無法活動。嚴重時甚至會嘴唇發紫沒有血色。
高山症之處置四大定律(王士豪醫師著瘋高山)
- 高山上任何病症都先假定為高山症處理。
- 出現高海拔症狀千萬別繼續上升高度。
- 若病情惡化或無法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請立即下撤(或以加壓艙原地模擬下降高度)。
- 不讓高山症患者落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