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由馬來半島上的馬來亞、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勞越組成,分散三地,導致歷史相當複雜,早期王國眾多,且與印尼關係密切,後由發跡於蘇門答臘島的三佛齊王朝跨海統治馬來亞,再遭爪哇島的滿者伯夷王朝併吞,兩國相爭使各地土邦呈現半獨立狀態,並引來暹羅侵略。12世紀時,位於馬來亞西北的吉打國王Mudzaffar Shah I自印度教改信伊斯蘭教,成為吉打蘇丹國,徹底改變馬來西亞歷史,自此蘇丹國蜂起,而沙巴與砂勞越則分別由蘇祿蘇丹國、汶萊帝國統治。
1402年三佛齊王族Parameswara遷都至馬六甲,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恰逢鄭和下西洋,便遣使回明朝進貢,受明成祖冊封為「滿剌加國王」,崛起統治馬來亞,Parameswara甚至還曾隨鄭和船隊親來北京覲見。馬六甲蘇丹王朝於1511年因貿易戰爭被葡萄牙所滅,成為葡萄牙殖民地,馬來西亞全境再度群雄林立,與歐陸強權結盟彼此交戰。1641年荷蘭出兵奪取馬六甲,各地蘇丹國依舊獨立存在,加上暹羅與荷蘭在馬來半島的競逐,使英國得以於新加坡立足,最終1824年英荷簽約劃分勢力範圍,馬來半島歸屬英國,1909年英暹締約,英國再取得暹羅控制的馬來亞北部四州。
至於沙巴部分,蘇祿蘇丹國、汶萊帝國相繼不敵英國,割讓領土成為殖民地,不過蘇祿蘇丹國領土橫跨菲律賓南部與沙巴北部,1885年英西德簽訂議定書,1888年沙巴成為英國殖民地,蘇祿蘇丹國則成為西屬菲律賓一部分,也留下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的領土爭端。砂勞越則先由汶萊於1841年割地給英商人建立白人統治的砂拉越王國,1946年方淪為英國殖民地。總之,英國利誘馬來群島蘇丹合作,先成宗主國,後介入殖民,透過外交手段將馬來西亞各土邦,組建為英屬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形成現在馬來西亞的雛型。
而1941年日本入侵今馬來西亞全境,英軍潰敗,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回歸,但國力衰落,馬來亞率先於1957年成功獨立,之後於1963年與沙巴、砂勞越、新加坡共組「馬來西亞聯邦」,先是汶萊反對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後因聯邦推行馬來人優先政策,致使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李光耀不滿,於1965年新馬正式分家迄今。馬來西亞除馬來人、原住民外,尚有華裔與印度裔,建國初期民族衝突不斷,後漸能和平共處,但仍以馬來人居優勢地位。
馬來西亞政治制度獨特,以伊斯蘭教遜尼派為國教,但較為世俗化,並為大英國協成員,政體為君主立憲制,權力由國會首相掌握,但虛位元首由9個保留世襲領袖的州元首依次輪流擔任,分別是森美蘭州嚴端、雪蘭莪州蘇丹、玻璃市拉惹、登嘉樓州蘇丹、吉打州蘇丹、吉蘭丹州蘇丹、彭亨州蘇丹、柔佛州蘇丹、霹靂州蘇丹,任期僅一任5年。
順道一提,「拿督」是馬來西亞、印尼、汶萊的榮銜,非正式官職,常有華裔富商獲得,同樣無實權。馬來西亞目前經濟成長迅速,連台灣人都遠渡重洋投資吉隆坡房地產,卻仍有泡沫嫌疑。與一般民眾最為密切的則為亞洲航空AirAsia,亞航是全球最大低成本/廉價/平價航空公司,堪稱是出訪東南亞、南亞,執行新南向政策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