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開了一支短影音帳號,嘗試做孵化,也看了一些講師與經營者的對話,像張琦跟參哥,咀嚼中。
今天,我試著攤開目前的思考
首先,身為一個新人創作者,一開始最重要的是做出內容,吸引粉絲
初期平台會導入流量,讓新人有曝光機會,而新人則會開始試錯,找出自己的定位,並開始專注在好內容的生產。
在這個階段,越新的平台,新人IP存活率會越高,但總體來說,半數以上的新人會在初始階段遭淘汰。
這是0到1的過程,最熱血也最具價值,可以參考但無法複製。
在新人時期,還有兩個競爭對手,搬運工與AI生成。對於前者,我預測隨著平台與使用者成熟,搬運工的生存空間會越縮越小,數量越來越少。
相較下,AIGC就比較複雜了。我認為未來是一個作者與AI協作的時代,作品依照AI參與的程度形成一個光譜,能越有效率的運用AI輔助,生產作品會越輕鬆,產量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但是大眾對於AI作品的接受度如何,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眾喜歡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再來,討論一下市場
整個內容市場是分眾化的,新人可以自我定位,但不見得找得到真正的群眾。
因此,訓練機構出現了,他們指引新人一條創作途徑,讓新人少走冤枉路,但同時,培訓機構也吸走新人的錢。
就像新人企圖讓粉絲為自己掏錢,新人也購買可以提升自己的產品,
這邊我想聚焦的,並非道德倫理的對錯,而是從商業角度來看,錢的流向。
你要賺的是什麼錢?
業配、平台盈餘分配、自製課程、商品銷售,還是有其他收入來源,或是純做興趣,壓根不在乎錢
唯有想清楚問題的答案,才算建立底層的商業模式。而帳號的人設、內容可以不斷調整,甚至帳號就是獨立的個體,不受框架限制,永遠保持最真實的自己。
最後,是動機
短影音的本質是一個放大器,它會吸引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群眾。
而動機是你,與所有同質帳號的根本區別。
想幫助別人?享受關注?還是單純無聊太閒?
這是很私人的問題,說給別人聽的,不見得是真的,現在心中浮出的念頭,也不見得是真的,動機藏在更深層的意識裡。
但請務必弄明白自己的動機,因為它將決定這條路能走多遠,而當你走偏時,也會是動機,把你拽回正確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