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前五月獲利情況分析
金融三業是指銀行、保險和證券業,它們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焦點。近日,金管會公布了金融三業前五個月的獲利情況,讓我們來看看各業別的表現如何。
銀行業:受惠升息和投資收益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銀行業前五月獲利達2,208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446億元、年增25.3%。這主要是因為聯準會(Fed)上半年持續升息,使得銀行放款利差持續增加,同時手續費收入和投資收益也有所提升。其中,本國銀行因投資淨收益增加、利息收益也增加,獲利年增535億元。
銀行業的優異表現,也吸引了許多存股族的青睞。根據證交所的統計,截至5月底,金融股的定期定額投資人數達到1,082,000人,佔全市場的28.7%。其中,台新金、玉山金、中信金等銀行股都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數最多的前十名股票。
保險業:避險成本飆高拖累獲利
相較於銀行業的亮眼成績,保險業前五月卻呈現虧損7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72億元、年減104.6%。這主要是因為壽險業受到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飆高的衝擊,虧損9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90億元、年減105.6%。
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前五月壽險業的避險成本高達1,39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因為壽險業在過去大量販售高保費、高預定利率的商品,在台美利差擴大的情況下,必須透過外匯交易或衍生性商品來降低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而這些操作都會產生額外的成本。
不過,保險業也有一絲曙光。產險業在防疫險理賠結束後,獲利逐步恢復正常,前五月賺22億元,年增118億元或122.9%。
證券業:受惠台股上漲和自營部位獲利
證券業前五月賺3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4億元、年增34.8%。這主要是因為證券業受惠台股前五月上漲,自營部位獲利增加,但因交易量下滑,經紀業務手續費則呈現減少。其中,證券業前五月賺274億元,年增77億元或39%;期貨業前五月賺26億元、年增9億元或53%;投信業前五月賺65億元、年增8億元或15%。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前五月台股指數上漲了11.5%,達到17,266點,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因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受到全球晶片缺貨和5G發展的帶動,表現亮眼,吸引了國內外投資人的青睞。不過,由於台灣也面臨了新冠肺炎的疫情爆發,導致交易量下降,5月份的成交量只有3.7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4%。
結語:金融三業各有千秋
金融三業前五月的獲利情況,反映了各業別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的應變能力。銀行業和證券業都能夠抓住升息和台股上漲的機會,創造出不錯的成績;保險業則面臨了利差和避險成本的挑戰,需要調整商品結構和降低成本來提升競爭力。金融三業是台灣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分析。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台股 #股票 #退休 #金融 #財產 #發財 #被動收入 #上班族 #投資新手 #選股 #理財 #etf #00878 #0056 #0050 #stockmarket #stock #finance #2023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