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終於回歸正常生活,三天兩頭就可以看到身邊的朋友家人出國,
Covid把大家關3年了,好久沒有出國旅遊的日子真的快悶壞了!
不知道大家的旅遊習慣是自助旅行還是跟團?
25歲的時後,開始當起了背包客,一切都自己來
當年什麼都沒有(錢也很少),有的就是「時間」
設定想出發的地點,開始找機票、看住宿、找交通、辦簽證……
一路自己摸索過關斬將,花了好大功夫才抵達目的地。
35歲的時後,跟先生討論著蜜月的目的地 ,
心中設定了很多東歐國家沒有去踏訪過 ex 保加利亞、索非亞,
但是礙於兩個人都有工作在身 ,跟本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安排自助
折衷討論了好幾回合,終於找到了跟團的方式去了「以色列 、約旦」
跟團真的是非常舒服的方式,
繳了團費、出席說明會、準備旅行社要的文件、建議事項照做,
就是跟著領隊導遊走就對了……
懷孕的時後去了峇厘島,行程近乎「客製化」
一司機一領隊,整車就只有我們四個人
行程由我們提出想去的地方,再跟司機領隊討論,
有的行程太遠或是費用太高,顉隊也會提出他的方案
配合我們的預算讓我們參考,進行調整
打破了先生對出國旅行只有跟團或自助的印象,而且對那一趟旅行非常滿意
財務規劃用旅行行方式來比喻的話,
「自助行」最充實,因為要花很多時間做足所有功課,行程中有一點差錯,就要再花時間、
有時後原本以為有省錢,反而花了更多的補救花費……
在財務旅程上,設定好目標(目的地),
過程中發現買了不適合的保單、投資了無法達成報酬率的標的,
一路摸索前進,要自己不斷調整財務務計畫,這些都會影響抵達目的地的時間…
「跟團」舒服又簡單,錢付了跟著走就對了,但是也最容易有抱怨
在看介紹的時後怎麼沒有提到這些購物行程 、多了很多自費項目、照片的飯店與實際落差過大,
理專、保險業務拿著商品DM來告訴你美好的報酬率 ,卻沒有告訴你淨值的漲跌起伏伏很大;
保單可以包山包海,通通能賠,實際要用的時後才發現條款上的魔鬼。
「客製化」聽起來最貴最花錢,
但是因為是客製化,可以依照你的預算,過程中也不會再花其它冤望錢
在財務旅程中由理財規劃顧問為你量身打造,
從確認財務目標、盤點現況、確認缺口、訂定執行步驟,檢視優化….….…
陪伴著你一起抵達想去的目的地。
富能量要說的事
財務目標妥善規劃,就能像旅遊一樣,享受旅途中的一切美好,
不論是用那一個方式,都要有一份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
沒有任何規劃,漫無目的亂走,嚴重甚至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ex 順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