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中文水平,已今非昔比! — —在臺灣視頻留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要學正統的華文,全球都該來臺灣學習,這話原則上是同意的。對於大陸的語文,無論是字的形、音、義,我都討論過不少,而且是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理性的、善意的討論。但是,現時臺灣的中文水平,已今非昔比,恐怕是明日黃花啊!

不用說太久遠,臺灣媒體近日經常都出現「致詞」這個詞,而且還用在非常隆重的場合,實在令人費解!正確是「致辭」。

有個怪現象,陸區和港區都用「周年」,單單臺區則普遍用「週年」,這種情況,「發布」與「發佈」,臺區也同樣普遍都用「發佈」。「周年」才是正詞。

篡改歷史,「篡改」是大陸用詞,那是錯用的;可在臺灣呢,跟陸區一樣,現時普遍都用「篡改」。正確是「竄改」。

總統大選時,舉辦「電視政見發表會」,這個標題就有語病,該是「電視政見發表會」呢?抑或是「政見電視發表會」呀?乾脆就用「政見發表會」啦!難道還要分別電視政見、電臺政見、電腦政見、電郵政見、電話政見、電訊政見、電影政見、電子政見…嗎?

我愛臺灣、我愛中華民國,我這個非兩岸人,飄零海外幾十年了,對臺灣現時的暴力民主、現時的腐蝕語文,也只能嘆一聲唏噓啊!

2024-10-7有感

 

    61會員
    805Content count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究竟是「致詞」呢?抑或是「致辭」? 臺灣媒體近日經常都出現「致詞」這個詞,而且還用在非常隆重的場合,實在令人費解! 要是和稀泥的、又或是鄉愿式的,就說兩者都對;而事實上,許多字典,都指致詞亦作致辭,又或指辭典,亦作詞典。 《說文解字》的本義: 詞:意內而言外也。也就是說,透過字符表達內心的意
    剛剛有個「內媒外輸」的頻道,提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她說: 這裡的「為」,唸第二聲wéi,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養,會為天地所不容。 像這樣的解釋,把這句的「為」唸第二聲的,筆者早在十年前已經提過了,而又在兩年前正式為文疏解: 提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人多以此語自我開脫、自我文飾
    近這幾天,網絡有不少留言談論「璦琿條約」的「琿」,到底是讀: 注音ㄏㄨㄣˊ,拼音hún ,粵音魂呢?抑或讀: 注音ㄏㄨㄟ,  拼音huī, 粵音輝呢? 筆者自己心有定論,本來就不想混入亂戰當中,即使寫了,也沒多少有心人會關注,況且寫了,也不會讓多些讀者了解這個條約的內容和它歷史的恥辱;但,如果
    臺北新聞報導說「羈押」,也說「收押」,其實二者意思一樣,就是拘留。但,還柙候審的「柙」和羈押禁見的「押」,在詞性和詞義、以致讀音上,是完全不同的。 羈押禁見的「押」,國音ㄧㄚ(yā);動詞,拘留。 還柙候審的「柙」,國音ㄒㄧㄚ ˊ(xiá),粵音狹;名詞,指拘留所(看守所)。 還柙候審,發還拘
    這兩天,臺灣的政法界、以致新聞界,沸沸揚揚,非常熱搞。媒體報導事件時用了「複訊」一詞。 那麼,究竟應用「複訊」呢?抑或該用「覆訊」呀? 之前,寫過「複診」與「覆診」;「覆診」才是對的,指再次診斷。 「複」,意指重複,例如:複印。 「覆」,意指再次,例如:覆審、覆核。 「覆訊」,指再一次審問
    有個百搭詞——打造,凡有表意落手落腳,親力親為,做事決心…等等,一律打造,好使好用,節省腦汁,慳水慳力,而且還冠冕堂皇,顯得氣魄承擔。至於用詞是否精準、是否濫用,一概毋須考慮;只要能交貨、能上檯,即可。 看看下列例句,可否改用更精準、更恰當的詞彙? 原句:打造文明實踐共建區 改句:建立文明實踐
    究竟是「致詞」呢?抑或是「致辭」? 臺灣媒體近日經常都出現「致詞」這個詞,而且還用在非常隆重的場合,實在令人費解! 要是和稀泥的、又或是鄉愿式的,就說兩者都對;而事實上,許多字典,都指致詞亦作致辭,又或指辭典,亦作詞典。 《說文解字》的本義: 詞:意內而言外也。也就是說,透過字符表達內心的意
    剛剛有個「內媒外輸」的頻道,提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她說: 這裡的「為」,唸第二聲wéi,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養,會為天地所不容。 像這樣的解釋,把這句的「為」唸第二聲的,筆者早在十年前已經提過了,而又在兩年前正式為文疏解: 提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人多以此語自我開脫、自我文飾
    近這幾天,網絡有不少留言談論「璦琿條約」的「琿」,到底是讀: 注音ㄏㄨㄣˊ,拼音hún ,粵音魂呢?抑或讀: 注音ㄏㄨㄟ,  拼音huī, 粵音輝呢? 筆者自己心有定論,本來就不想混入亂戰當中,即使寫了,也沒多少有心人會關注,況且寫了,也不會讓多些讀者了解這個條約的內容和它歷史的恥辱;但,如果
    臺北新聞報導說「羈押」,也說「收押」,其實二者意思一樣,就是拘留。但,還柙候審的「柙」和羈押禁見的「押」,在詞性和詞義、以致讀音上,是完全不同的。 羈押禁見的「押」,國音ㄧㄚ(yā);動詞,拘留。 還柙候審的「柙」,國音ㄒㄧㄚ ˊ(xiá),粵音狹;名詞,指拘留所(看守所)。 還柙候審,發還拘
    這兩天,臺灣的政法界、以致新聞界,沸沸揚揚,非常熱搞。媒體報導事件時用了「複訊」一詞。 那麼,究竟應用「複訊」呢?抑或該用「覆訊」呀? 之前,寫過「複診」與「覆診」;「覆診」才是對的,指再次診斷。 「複」,意指重複,例如:複印。 「覆」,意指再次,例如:覆審、覆核。 「覆訊」,指再一次審問
    有個百搭詞——打造,凡有表意落手落腳,親力親為,做事決心…等等,一律打造,好使好用,節省腦汁,慳水慳力,而且還冠冕堂皇,顯得氣魄承擔。至於用詞是否精準、是否濫用,一概毋須考慮;只要能交貨、能上檯,即可。 看看下列例句,可否改用更精準、更恰當的詞彙? 原句:打造文明實踐共建區 改句:建立文明實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雙語方法現在是CLIL, 應該用SoR。英文教學,應該回歸英文老師。起點應該是PA, 不是phonics。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雙語方法現在是CLIL, 應該用SoR。英文教學,應該回歸英文老師。起點應該是PA, 不是phonics。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