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霧雨,基隆物語—屬於我們的基隆故事

16公開內容

<p>我們是來自基隆的年輕人,透過採訪與深度報導,寫下基隆這座城市的產業故事。希望透過我們的眼睛,描繪出有著豐富文化與歷史底蘊的基隆。</p>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親愛的讀者們: 感謝各方好友長期以來對我們寫作計畫的支持與回饋,由於團隊內部人力與時間的不足,已經有一段時間未能好好進行訪調與寫作計畫,也因此專欄的經營與更新完全停滯至今,很遺憾我們將終止本專欄寫作計畫。 對於在專欄經營停滯的這段期間進行訂閱的新朋友與持續訂閱的老朋友們,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們在此致
心干寶貝的工作室位於一棟老公寓的地下室,不同於一樓入口處的狹仄,推開地下室的紗門後,舒展開了的視野內是一個明亮整潔的空間。心干寶貝是吳永安和杜淑姿夫妻經營的海鮮醬品牌,主打以八斗子特色漁產為主要食材,他們也在店裡掛上了自製的八斗子觀光地圖,熱心地和來往的客人分享八斗子的美麗風光和特別的習俗。
Thumbnail
「行船走馬三分命,豬吃狗睡螃蟹走,聽到報頭(風浪)心就驚。」漁娘船情的老闆娘林大姐,微微笑著用道地有勁的台語念出這段形容漁村生活刻苦的俗諺。小小的咖啡店位在海灣邊,木料搭出頗有東南亞風情的高腳露台上,放著幾組簡單的桌椅,帶著鹽份和水汽的海風一陣陣吹來。
Thumbnail
林大姐真的很有意思,特別是站在橋上聽她隨口念「長潭日出碰碰跳,長潭門牌亂亂串,蟾蜍捕蚊頭向外,烏龜下蛋岸上回,河東獅吼南北徹,漁獲滿載橋下回,酸甜苦辣我先嚐,老樹起死又回生。」特有味道!
走進海科館旁的長潭里漁村,靜謐的小巷弄與不規則的門牌號碼讓人悠悠轉轉、找不著自己的目的地。看到標示著Pataw的小木牌,拾級而上,便能看到「女巫國際背包客生活概念館」藏身其間。三位創業夥伴她們都不是基隆人,因為就讀海洋大學而來到基隆生活,後來更因為喜歡上步調悠閒、靠山又臨海的基隆而留下來創業。
Thumbnail
「我14歲開始進入漁業,16歲時當班長,帶領一班二、三十個二、三十歲的人。因為老闆的信任,讓我負責申請、採買五金,熟悉了整個船的運作,當時一般人的月收入在五、六百塊之間,我就已經賺到四千塊啦!
Thumbnail
我目前服務的船務公司本來是做砂石進口的,因為想節省成本、不想被其他船務公司收取較高的承攬費用,老闆決定乾脆開一家船務公司專門做自家的砂石船務。 現在進口砂的成本比台灣本島東砂北運還便宜,近來基隆也比較少看到東砂北運的船了。進口砂的來源以中國為大宗,其實也可以從東南亞進口砂石...
Thumbnail
陳大哥從事船務代理工作,至今已二十五年。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無所不包的業務範圍:「船務代理公司,就是由外國的船公司或船東所指定的港口代理,只要跟船有關的一切事務都是由我們幫忙處理。」因工作特性須隨時配合船隻進港時間作業,他更笑說:「因為我們是服務業,所以我們就當自己是小七。」
Thumbnail
avatar
陳宏達
基隆港現在將改為郵輪母港,把貨輪與貨櫃船往台北港移動,相對的讓基隆市民減少了工作的機會,還有郵輪ㄧ靠岸就由遊覽車載運到外縣市等風景區等等,這不是扼殺了基隆人的工做權,也無法把基隆市帶向經濟繁榮,而是讓基隆港市更蕭條,這是本人的見解,謝謝!
正濱漁港的近海漁業與後來不斷蓬勃的遠洋漁業,皆源自於日本政府對於台灣做為母國經濟、資源提供者與南向政策角色設定,加上基隆極佳的港灣地形與豐富的漁業資源,讓正濱成了日本時代漁業造鎮的指標與漁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Thumbnail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又稱舊漁會大樓),興建於西元1934年3月,是基隆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日治時期漁業產業建築,當時稱為「水產館」,地址為濱町53番,位於八尺門標燈的對岸,屬於基隆漁港設施的一部分,也因此基隆人都稱正濱漁港一帶為水產(或魚市場)。
Thumbnail
<p>現年六十八歲的林福蔭船長是長潭里漁村人,他位在潮境公園內的住家前掛著「船長詩人畫布」,小小的客廳裡堆滿未曬乾和曬乾的石花菜,屬於夏季的氣息參雜在大海的氣味裡,還有波光粼粼的詩畫作品,詩句在其中舞動著。</p>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