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孟老師,187公分光頭大男孩,空靈感,偶有老學究般的思考瞇瞇眼,完全看不出來是電機系畢業、十多年資歷的科技人;不過老蔡覺得阿孟的思路仍然有著多年理工科線性思考的痕跡,總是透過邏輯的逐段推導來進入課程核心。
阿孟是身心靈領域的斜槓工作者,但不是從內子宮到外太空那種什麼課都教的老師;而是選擇從身體取徑,完成對(自身)心理探求的跨越身心的斜槓。阿孟說,有身體的介入,比較具體、有跡可循。為此,阿孟走了很長一段的追尋之路(或是其實還在路上),從不同身心課程入手,擷取他認為的核心。從最原初的心理諮商、家族排列,到比較具身體性的舞蹈治療、瑜珈、一人一故事(即興劇場),再進入更具內向性的內觀、正念靜坐等,都成為阿孟自我探索的歷程,每種方法他都花費了相當的心力涉獵。
「那這些事情(或者說課程),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工作呢?」老蔡問。
阿孟做了如是回應:首先,一人一故事(即興劇場)滿足我喜歡戲劇演出,也可以藉故事與人們的內心連結。瑜珈,則是回到修行或修煉的想法,幫助我準備好身體往禪那三摩地(也就是禪定)的安住狀態。舞蹈治療則是一種結合,透過動作為載體,走到心理的服務,讓我了解身體動作改變的話,內在世界也會改變。學習費登奎斯方法後,我看到的世界好大,我思考要怎麼應用,嘗試把費登奎斯課導到一個特定的方向,來看看卡住的是哪裡?順的是哪裡?
阿孟老師分享過一些概念跟個案,老蔡覺得可以說明他在身心之間inside-out與outside-in的螺旋成長:
當費登奎斯力量鏈與瑜珈正位合在一起,就是找到瑜伽體式中的力量鏈,能量自然會沿著力量鏈走,身體會自動自主的組織、排列,自然的、輕鬆地使用身體。
我開過公益課,用功能整合幫助身心症的學生。用的是從一人一故事學習得到的同理、聆聽及探問,當中對話比較多,不完全走功能性。我融入身體盔甲和中軸的概念,發現只要有身體中軸,心理中軸就會出現,人可以安住,比較不會混亂。
我也幫助過重症的學生,不是只用費登奎斯方法來解除張力;也在學生的對話當中聽到與疾病的關係、焦慮和病症的恐懼。也就是心理的區塊,是我個人的興趣。
阿孟老師名言:「我的思考與興趣,聚焦在個人動機與動作的關係、寄生性動作與心理的關係等等,那可能會是我之後的主要方向。」
在老蔡眼中,阿孟老師就像是有四隻手,一手抓著邏輯思考與心理探索、一手抓著能量流動與身體操練,而另外兩隻手,則隨時準備好接住個案學生的內心…。
阿孟老師的臉書專頁「阿孟身心筆記」: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7477369027
最後,附上老蔡與阿孟老師共同展演的名畫作《創世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