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到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的教室觀課,很有機會看到一幕可愛的畫面。只要有老師稱讚某一個小朋友的字寫得很漂亮、午餐吃得很乾淨時,下一秒一隻隻稚嫩的小手就如同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然後用力地說:「老師你看,我的字也寫得很漂亮!」「我我我!我的午餐也吃得很乾淨哦!」

每當老師問:「這個題目誰要回答?」「誰要當班長?」台下的小朋友往往也會用力舉手,彷彿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被注意到的機會。

那些用力舉高高的小手,正在為自己爭取被老師認同的價值感,也期待獲得被看見的歸屬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努力表現、接受未知的挑戰、藉由觀察重要他人的反應與回饋來獲得歸屬感、價值感和希望感。可惜的是,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能力或方法表現出大人認可的行為,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累積太多失敗經驗,卻依舊無法獲得他人的認同,很可能會轉而使用其他方式來滿足想要被愛與被關注的需求。不幸的是,這些方式很可能是大人眼中不當的行為。

在面對孩子各種行為時,若能試著理解、辨識他的內在需求,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陪伴。

——摘自 胡展誥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大禾邸家-avatar-img
大禾邸家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