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30發佈於 2024/11/26

喵爪閱讀 II 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爸媽,從生活中淬鍊的教養心流


《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爸媽,從生活中淬鍊的教養心流》是一本非常好讀且溫馨的療癒書。對於在教養路上遇到挫折的父母來說,若能花時間學習照顧好自己,必能走得更長遠、更有信心。


我剛開始養育子女時充滿挫敗感。讀完這本書後,我才體會到當時確實經歷了一段生活失衡的歲月,難怪常覺得生活乏味、人生無價值,不知如何找到快樂。為人父母和單純的婚姻生活截然不同,整個思考模式和人生經驗都需要重新調整,所有認知都得重新建立。對我而言,這就像重新過了一次人生。


我非常認同書中提到父母在照顧兒女前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依據美國職能治療學家馬圖斯卡(Kathleen Matuska)提出的「生活平衡理論」(Life Balance Model, LBM),每個人至少要先滿足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全心參與、個人認同這四項基本需求。


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是我們都明白但往往做不到的事,特別是睡眠品質。我曾經好幾年半夜都被孩子吵醒,每天睡眠不到6小時,卻總以為自己撐得住。我也曾經報復性晚睡,一有空就想滑手機,最後卻不記得看了什麼。因此,為人父母時,我們真的要學會放下手機,培養主動式的休閒,也要學習正念,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


我評估自己目前正在學習「全心參與」和「個人認同」的平衡。


🌟全心參與各種生活任務,找到掌控感🌟


我們的生活常在兩種狀態間擺盪:要麼因太過平淡而感到無聊,要麼因壓力過大而感到焦慮。若能全心參與生活,我們就能從各種生活任務中獲得參與感、挑戰性與掌控感。


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這就是「自我效能感」——面對事情時,對自己完成任務能力的信心程度。自我效能感高時,我們會覺得能掌控生活,更願意接受挑戰;效能感低時,則會覺得無法掌控生活,感到焦慮不安。那麼,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平衡點,既不覺得無聊也不會焦慮?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威爾森(Robert C. Wilson)等人的研究,最能讓我們投入的比例是15.87%。也就是說,當面臨的挑戰中有約85%是熟悉的內容,再加上15%的新鮮元素,這樣的難度最為恰當,既不會因太難而焦慮,也不會因太簡單而無趣。


另一個實用技巧是簡化困難的任務,不必擔心任務變得太簡單就沒有效果。相較於達成效果,「開始行動」和「養成習慣」更為重要。只要邁出最簡單的第一步,有了成果就會激發更多繼續前進的動力。


🌟找到個人認同感及生活意義🌟


自我效能感和個人認同感有一個重要區別:自我效能感關注「事情」,是對完成任務能力的評估;個人認同感則關注「自己」,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認知。個人認同感是這四種基本需求中最難達成的,也是我們在身分轉換過程中必經的道路。


形成個人認同感的過程並非總是愉快的,常會伴隨困惑與迷茫。但這就是更深入認識自己的歷程。當你能探索內心信念與角色,通過與他人互動找到歸屬感與意義感,就能逐步整合想法,形成個人認同感。若無法有意識地探索自己的信念,容易覺得人生角色無意義、生活沒目標,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個人認同感在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自我們與自己、他人及外在世界的關係。有些人認為結婚、養兒育女是人生重要任務,這些信念都與個人經歷相關,受到成長背景、教育、學習、思考和他人的影響。當我們對現況做出判斷和決定時,這些選擇又會進一步強化原有的信念與意義感。最終,這些信念會構成我們的人生故事,故事的「主題」可能不斷變化,也可能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


生活或許重複而單調,但若能轉換心態,不以無聊的態度面對,而是從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角度切入這些瑣事(Doing),就能在其中找到存在的意義(Being),逐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Becoming)。最終在這過程中找到歸屬感(Belonging),培養出真摯的熱愛。


這本書提供了清晰的架構,讓我學習運用PEO架構的思維來調整生活平衡。我們的目的是過平衡的生活,因此不要時時為難自己說能力那麼差,怎麼做個好父母。能力只是一個手段,我們還有很多策略可以運用,像是調整環境的適應程度、降低任務的困難度,以及加強環境和任務的契合度,能夠靈活的整合你學到的事情也是一種能力。


書中的觀念對我來說恰好符合85%熟悉度和15%新意的黃金比例,因此讓我讀得十分投入。接下來我會努力整合目前學到的人生觀點和平衡策略,嘗試為下一階段的人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花開雨霽-avatar-img
花開雨霽和其他 3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李英華-avatar-img
李英華
2024/11/27
2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