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平衡

含有「生活平衡」共 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描述作者手機依賴程度極低的生活,並分享其簡化社群媒體使用及維持生活平衡的經驗。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6/14
高度依賴手機(但這樣其實不好,有在努力慢慢戒除💪🏻💪🏻) 不過ig也是從啟用開始就沒有加朋友,純粹關注跟自我記錄用!👐🏻💛 明明是本帳但看起來卻彷彿小號XD
Milly-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老虎奶油 哈哈沒錯,我的IG也彷彿小帳,為自己的生活留下紀錄,但不會被其他朋友的動態影響,覺得很重要!
縱慾過度的時代,我們太容易感到快樂,也可能正逐漸失去快樂的能力。 我在《多巴胺國度》中學到的快樂真相:快感是短暫的,平衡才是自由。
Thumbnail
4/5多巴胺國度
羽昊 -avatar-img
2025/05/11
真正的快樂,不是逃避痛苦,而是穿越它,喜歡這句話,很有感覺🙂
許多助人工作者在照顧他人時,往往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導致身心俱疲,甚至Burn out。本文以急救現場「自身安全-隊友的安全-傷患的安全」的優先順序比喻,強調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季節轉換時,更需注意身心健康,放慢步調,好好休息。
Thumbnail
在大學這段珍貴的時光裡,許多人面臨著選擇與成長的課題。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課程,如何培養關鍵的技能,如何在學業與生活間取得平衡,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書旨在為你提供一些參考。一章探討學業規劃與專業選擇,協助你找到最適合的方向。二章關注技能培養與自我提升,鼓勵你善用資源,提升自我。三章討論時間⋯
驅動著行動力的多巴胺,既是助力也可能是個陷阱。習慣了靠咖啡、音樂或各種外在刺激來提升狀態,感覺很有效率,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削弱了對事物本身那份純粹的喜愛。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機制,學習如何找回並守護那份不需外求、真正持久的內在熱情。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4/25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美國少數州爭取大麻除罪化時的論戰 科學研究的結果是:吸毒的狂喜會讓癮頭逐次加重 也就是劑量一次比一次加量加重才能達到“爽”的感覺(大腦回饋系統的機制)這時重則容易過量致死 輕則出現戒斷症候群:暴躁 嗜睡 反社會行為…… 人類極為聰慧 利用獎賞機制讓行為能夠長期維持 多巴胺就是獎賞的聖杯 那些幾近狂熱的運動人士 其實離狂喜只差一線之隔 但是健康取向的並受鼓勵的 持之以恆是美德 但過度投入很容易敗退 我自己曾瘋狂的玩拼圖 最多玩到2000片后就不好玩了 可能是數量極限了再無成就感就收手了。
即使明知道應該照顧好自己,實際上卻常因責任感或不想讓人失望而一再硬撐。直到某天因疲憊而在提款後忘記取回提款卡,才驚覺身體已發出抗議訊號。這次事件讓作者深刻體會到:唯有給自己足夠的休息與放空,才能真正高效並好好照顧別人。
Thumbnail
在追求效率至上的時代,我們是否也陷入了盲目追逐的迷思?從愛爾蘭大饑荒到電子病歷的困境,再到人工智慧時代的隱憂,都揭示了效率的雙面刃。如何才能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兼顧人性、安全和永續發展?或許,「靈感的低效率」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讓我們在迂迴中找到方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在步調飛快的現代生活中是否感到身心俱疲? 慢下來,不是停滯不前,而是為了走得更穩、更遠。 探索「慢下來」的藝術,找回生活的主導權,提升專注力與創造力,開啟潛意識的寶藏,並在生活中實踐「慢」哲學,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想要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嗎?一起來探索風靡全球的「番茄工作法」吧! 透過將工作時間劃分為 25 分鐘的區塊,並搭配規律的休息時間,我們可以提升專注力、減輕壓力,進而有效地完成任務。 番茄工作法不僅適用於各種工作場景,還能結合其他時間管理方法,打造個人化的時間管理策略。 資料來源和相關內容
Thumbnail
失衡的另一種面向?不只是天秤兩端重量的落差,而是支點的崩塌。曾經以為取捨就能帶來平衡,其實有些時候生活的支點早已崩塌?!
Thumbnail
心18-avatar-img
2025/03/23
相信自己,問題從來不在於外界,而是自己對於人事物的執著與抓取。沒有所謂的天秤,也沒有所謂需要被安放的人事物。
小蝸-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3
心18 這對我來說是新的觀點,沒有想過其實一直感到失衡也許是想要抓住的太多🤔 感謝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