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聽閱讀前哨站的瓦基介紹好書~
▌重點筆記:
裡面提到「自我破壞」(Self-Sabotage)這個概念。
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通常來自沒有被解決的恐懼、缺乏安全感、舊的限制性信念等等。
自我破壞雖然看似有害,但其實本質是在滿足我們的需求,是一種「無意識需求」的顯現,因此,當我們發現自我破壞行為時,試著先「不帶批判地」覺察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感受」,唯有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或許自我破壞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害怕失敗、又或是在關係裡希望得到安全感等,我們必須面對自己,從這些需求中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
自我破壞常見的外顯表現有:過度思考、拖延症、逃避責任、沉溺於不健康的習慣等等。這些行為看似在保護我們免於失敗、免於受挫,但其實是限制了自己能力的發展、或讓自己無法建立親密的關係。
舉例來說,有人可能理智上知道自己要存錢,卻總會無法克制的亂花錢,屬於一種在金錢上的自我破壞。而有些人明明很渴望親密感,卻會在對方靠近時,狠狠推開對方,屬於一種感情上的自我破壞。
不論是哪一種自我破壞,首先都要先覺察,這些行為對我有害,接著,不帶批判的內觀自己內心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跨越這些阻礙我們成長與幸福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