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某某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死亡並非終結,而是一種轉化的現象。
-

如同夕陽西下之於視覺經驗,死亡不過是存在於此處的消逝,卻同時也是在彼處的現身。

-

正如太陽看似隱沒於地平線,實則只是從一地移至另一地的週而復始;死亡亦非實質的終止,而是一種存在形態的遷移與轉化。

-

若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死亡乃是我們意識所經驗到的一種終止形式,但這種「終止」僅僅是相對於某個具體生命階段的現象,而非整體存在的消亡。

-

存在(Being)本身在更廣義的時間維度裡,並未中斷,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現於他處或他界。

-

在這裡「我」簡分成符號體(身份)生物體(肉身)與精神體(靈魂)或稱為意識。符號體、生物體與精神體則是缺一不可,這當中的意識包含著感知、記憶與在世界敞開、接軌的印記。

-

若從東方哲學,佛與道的觀點來看,生與死也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無常」與「輪迴」的展現。生起即因緣和合,死亡則是因緣離散,終將成為另一輪聚合的契機。於是,所謂死亡,在意義上也是一種契入新存在狀態的門徑。
-

換言之,死亡並非生命的反面,而是生命自身的一個節奏與過渡,是整體經驗記憶的消除,意識仍存於時空之中,進而重新創造記憶。

-

生命從來不是線性的,而是如律動一般,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當一個人認知到「死亡是幻象」是對存在本真的流動性與無限性的深刻體認。

林1喧-avatar-img
林1喧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某某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死亡並非終結,而是一種轉化的現象。
-

如同夕陽西下之於視覺經驗,死亡不過是存在於此處的消逝,卻同時也是在彼處的現身。

-

正如太陽看似隱沒於地平線,實則只是從一地移至另一地的週而復始;死亡亦非實質的終止,而是一種存在形態的遷移與轉化。

-

若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死亡乃是我們意識所經驗到的一種終止形式,但這種「終止」僅僅是相對於某個具體生命階段的現象,而非整體存在的消亡。

-

存在(Being)本身在更廣義的時間維度裡,並未中斷,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現於他處或他界。

-

在這裡「我」簡分成符號體(身份)生物體(肉身)與精神體(靈魂)或稱為意識。符號體、生物體與精神體則是缺一不可,這當中的意識包含著感知、記憶與在世界敞開、接軌的印記。

-

若從東方哲學,佛與道的觀點來看,生與死也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無常」與「輪迴」的展現。生起即因緣和合,死亡則是因緣離散,終將成為另一輪聚合的契機。於是,所謂死亡,在意義上也是一種契入新存在狀態的門徑。
-

換言之,死亡並非生命的反面,而是生命自身的一個節奏與過渡,是整體經驗記憶的消除,意識仍存於時空之中,進而重新創造記憶。

-

生命從來不是線性的,而是如律動一般,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當一個人認知到「死亡是幻象」是對存在本真的流動性與無限性的深刻體認。

林1喧-avatar-img
林1喧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