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

含有「後現代」共 1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或許,在開始本文之前,得先來點中立理性客觀科學務實的起手式,像是其實我政治光譜也是左派啦,只是吼現在吧啦吧啦吧啦一類的自我澄清。 這本書說真的比想像中還硬,畢竟中翻是這樣的書名,本來想說會各種嬉笑怒罵嘲諷,然後談一下左膠演進歷史。但我錯了,會用這樣的書名,應該是因為內容認真到不行的關係。
5/5《左膠是如何練成的》
一、歡迎~你的到來 「不要哭、不准哭,你還哭!」   這是我在童年經驗裡常聽見的話,大概是身為獨子的關係,家裡總有個期望,希望我是個堅強、獨立,又能帶給人安全感的男人。   可是我從小就是個愛哭的孩子。   我超愛哭~看到再見可魯死掉,我胡亂大哭,看到排球賽熱血的畫面,甚至也會哭到啜泣
Thumbnail
熊熊潔-avatar-img
2025/03/04
謝謝您的分享,很喜歡這篇🥰 我也是個高敏感人,也有在研讀和關心心理學及人類的各種情緒,看到您的這篇文章,我很有感覺。 長久以來,我習慣壓抑著痛苦和悲傷,即使內心再難過,無論何時都帶著曾經大人教導我的,在外面就是要有笑容的完美形象,活了將近30年。 所以後來的我生病了! 當時沒有難過,也沒有笑容,只有感受不到自己情緒的陰沉🥲 在密集諮商的那幾年,諮商師也用了您的方法,讓情緒自然進來,也讓它自然流去,接受自己當下就是難過、就是想哭、就是不能微笑。好像接受了真正的自己,情緒寶寶也會被安慰到,就會漸漸停止哭鬧。 "「歡迎」與「選擇」是我讓生命自由的四個字",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因為我走過、體驗過、也應證過。 謝謝您❤️
src
src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8
謝謝您的分享❤️
某某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旅人小萌 ❤️
父母的消逝破碎了童年鏡中的倒影與父母象徵的堅固,更在身份裂縫中點燃重塑「我」的可能;伴侶的消散敲響了共享符號世界終章的鐘聲,使孤獨化作尋找新生命意義的起點;而當依附於符號的自我在終極真實前徹底瓦解,每一次破碎都孕育著重構存在的契機,我們在失落中重新書寫屬於自己的存在篇章。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