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

含有「後現代」共 1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焦慮並非來自缺乏,而是來自過於接近真實。 當象徵秩序無法填補裂縫,我們被迫直面無法言說的核心,時間的穩定性也隨之瓦解。 我們常以為,焦慮來自於某種「缺乏」缺乏安全感、缺乏愛、缺乏控制。 然而,從拉岡的精神分析視角來看,焦慮的根源並不在於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在於我們「過於接近真實」
Thumbnail
計較,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流露的行為。 有些人計較金錢、時間、感情的付出與回報,而有些人則斤斤計較別人的態度與對待自己是否公平。 這種行為有時來自缺愛,有時來自不安全感,甚至可能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旅人小萌
謝謝您的分享❤️
本文探討實證主義與後現代生涯輔導的差異。實證主義生涯輔導強調特質因素論,透過量化工具協助個人生涯決策。然而,後現代生涯輔導則重視個人生命故事與主觀經驗,強調敘事與對話,協助個人探索自我價值觀、動機、能力與興趣,創造屬於自己喜愛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朋友你好,我是紳愿(阿白):   我是個喜歡海的人, 大頭貼的背景是海、抗噪耳機總播放海聲, 每隔一兩週,就會吵著朋友要看海。   海對我來說,是心安頓的家。   九月七日,坐在屏東枋山的海邊, 這天的海,特別灰濛, 太陽奄奄一息, 隨著季風的轉換,海風也顯得慵懶。
Thumbnail
作者 : 齊格蒙.包曼 翻譯 : 陳雅馨 液態與固態     這本書的作著包曼,寫下了21世紀的社會形貌,包曼使用了「液態」現代性這個詞取代了「後現代」,包曼形容對於現代社會,以「固態」為意象,追求的目標是沉重、龐大,所以時代的特徵是不斷擴張的工廠、不斷累積的資財、不斷聘用的人員等等,但到了以
Thumbnail
一個人自然散發出的「氣質」,是主體思想外溢到象徵界的一種顯現。 它既是個體內在思想的圖示,又是他者賦與的標誌,更是主體在大他者凝視下的異化表徵。 這樣的氣質,既在場又不在場,既真實又虛幻,是思想、欲望與符號世界的交織。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加奧·安娜
喜款這韓劇帶給觀衆思考不同層面/形式的愛。你會為你所愛之人(親人,陌路人((司機跟乘客)),愛人)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