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某某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對於一個自殺者而言,最殘酷的現實,並非僅是死前所承受的痛苦與孤獨,而是包括死亡之後所無法控制的輿論。


一位自殺者會在與論之中,不斷的重複各種形式的符號性死亡,直到被所有人遺忘。


-


死亡本該是終點,但是只要被貼上自殺者的標籤,在社會之中即成爲與論,由其在這資源充沛、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他人的詮釋、媒體的放大、道德的審判與心理學的分析,各種不同角度檢視著,自殺者的人生。


生前每個字句被拆解、動機被揣測、親人被質問、社會責任被追究,彷彿連一個人死亡的主權都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國家社會這個巨大的話語機器。

自殺本是極端的沉默,無盡的傷感,但亡者必然的沉默卻引來各種不同議論的喧囂。


人們無意識地將死者物化、符號化,變成一種可供任何不認識亡者的陌生人,投射自我的價值觀、恐懼與責任焦慮,卻沒有任何人真正關心那個曾掙扎在痛苦邊緣的主體,那個生命。


自殺者的死亡,並未結束生命的壓力,反而讓那份原本應該終止的痛苦轉化為公共審判的材料,這是對一個自殺者而言,最殘酷的延伸現實。


這個社會對自殺者從未寬容過,死後仍在進行審判,他的選擇將被社會視為「異常」、被心理學視為「病態」、被倫理視為「錯誤」。


這狀態也正如沙特所言:「他人即地獄。」


死亡不再是自我對荒謬的自由選擇,而是被他人的凝視重新建構與消解。


而我則認爲「人間即地獄」,我們的社會容不得讓自己選擇結束的人,真正地自由。




林1喧-avatar-img
林1喧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某某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對於一個自殺者而言,最殘酷的現實,並非僅是死前所承受的痛苦與孤獨,而是包括死亡之後所無法控制的輿論。


一位自殺者會在與論之中,不斷的重複各種形式的符號性死亡,直到被所有人遺忘。


-


死亡本該是終點,但是只要被貼上自殺者的標籤,在社會之中即成爲與論,由其在這資源充沛、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他人的詮釋、媒體的放大、道德的審判與心理學的分析,各種不同角度檢視著,自殺者的人生。


生前每個字句被拆解、動機被揣測、親人被質問、社會責任被追究,彷彿連一個人死亡的主權都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國家社會這個巨大的話語機器。

自殺本是極端的沉默,無盡的傷感,但亡者必然的沉默卻引來各種不同議論的喧囂。


人們無意識地將死者物化、符號化,變成一種可供任何不認識亡者的陌生人,投射自我的價值觀、恐懼與責任焦慮,卻沒有任何人真正關心那個曾掙扎在痛苦邊緣的主體,那個生命。


自殺者的死亡,並未結束生命的壓力,反而讓那份原本應該終止的痛苦轉化為公共審判的材料,這是對一個自殺者而言,最殘酷的延伸現實。


這個社會對自殺者從未寬容過,死後仍在進行審判,他的選擇將被社會視為「異常」、被心理學視為「病態」、被倫理視為「錯誤」。


這狀態也正如沙特所言:「他人即地獄。」


死亡不再是自我對荒謬的自由選擇,而是被他人的凝視重新建構與消解。


而我則認爲「人間即地獄」,我們的社會容不得讓自己選擇結束的人,真正地自由。




林1喧-avatar-img
林1喧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