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儒家的靈魂拷問:你為何不戴口罩

更新於 2022/05/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冠疫情始發至今,已三月有餘。病毒改變了些許城市圖景,也改變了人類的五官臉譜:在某些尚處封鎖狀態的大城,末世的清冷感正籠罩街頭,不見人煙;但在某些照常忙碌的地方,人群則成了蒙面生物,唯見口罩上的雙眼。不過此般描繪,卻也不盡然貼切。
早在疫情之初,東亞街頭便盡是戴口罩的人影,遠遠望去,彷若某種軍事化的制服;然而歐美即便到了封城與緊急階段,卻仍隨處可見裸露的人面,彷佛要以口鼻在疫情中裸奔般。隨着疫情日漸加據,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皆在近日相繼出台戴口罩的建議與強制令,更上演出貨中途攔截、硬出高價搜刮的爭搶口罩戲碼。但這顯然有些緩不濟急。
口罩的普及差異,既牽涉醫療資源的產能,也關乎文化。尤其是東亞,那街頭的片片口罩,既是擔憂染疫的心緒展演,更有儒家文化的集體主義在其中。
我們如何成為集體
集體主義的型態繁多,樣式也十分駁雜,馬克思主義、基督教中皆藴含此般傾向。而其於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實踐,應為蘇聯時期的「新蘇聯人」(New Soviet man)身份,即政府透過標舉馬克思主義、集體、群眾等話語,灌輸民眾無私奉公、為集體犧牲個人利益的觀念,意圖打造超越文化、種族、語言的蘇聯公民。
萊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的一段話,便是此政策的最佳腳註:「人的目的,就是掌握自己的感覺,並將直覺上升至意識的高度,使其透明化,並將意志力的線延伸至隱藏的凹處,從而將自己提升到新的水平,以創造較高的社會生物學類型,或者,如果您願意,可以是超人。」新蘇聯人曾是蘇聯標舉的集體主義概念。
新蘇聯人的目標宏大,但政策成效難論。然無獨有偶,在與西伯利亞相接壤的東亞,也有自己的集體主義,那就是儒家文化。儒家不似莊子,「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而是以家庭為核心,推展出五倫的社會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從而建構起「集體」的文化世界觀,使人明瞭自己在各式場合的身份殊異,也深諳自己無時不被鑲嵌在複雜的「集體」之中。
但即便儒家重視集體,也不純然將個體視作「螺絲釘」,彷佛人在集體外便毫無存在價值。在儒家的核心世界觀中,人就是家庭、社會、天下等無數關係網絡中的結點,既有多變的身份,也需扮演不同角色,端看所處關係與位置而定。故儒家意義下的自我實現,就是視場合與對象完成自己的角色。要織這張集體的網,需得人人都奉獻一些針腳。
戴口罩的角色實踐
故而在面對口罩議題時,儒家思維自會讓東亞分展出兩大枝蔓,一是甘願放棄臉孔,成為無名集體的傾向;二是為助集體儘早功克疫戰,願行個體角色,以免助長疫情傳播的心態。這兩大枝蔓相互纏繞,最後交織為東亞的口罩巨蔭。
在中、日、韓、越諸國的公共場合中,不戴口罩者往往要面對蜂擁而上的異樣眼光,甚至會遭遇國家制度懲罰。而在這些凝視與懲處背後,其實都回蕩着發自儒家的叩問:「為何不盡自己的義務,為何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反觀歐美,其並非沒有集體主義,但在經歷納粹的創傷後,其現行的政治文化論述,已傾向將制服、集體等元素論述為集權、法西斯的象徵,即便是面對這種緊急狀態,其仍對集體戴口罩的行徑心生排斥。早在疫情尚未哀鴻遍野時,歐美社會便嘲笑循規蹈矩戴口罩者,更將安份戴口罩的亞洲人視為行動瘟神,口罩因而被暗喻為傳染源,成了病毒的另一種分身。
上述言論以訛傳訛後,遂令部分歐美人信以為真,堅決不願戴口罩,以免遭受感染。即便有再多科學證據證明傳言無稽,其仍堅持己見,歸根究柢,仍是不願因帶口罩而成為想象中的納粹。
如今歐美政府雖有心普及口罩,但一來其國內口罩生產線相當薄弱,現下徵用根本緩不濟急,只能期待他國捐助或販賣,故而才有半路截胡或競標的場面上演;二來非醫療第一線的民眾始終心存疑惑,因此許多歐美政府根本不敢出台強制令,而是隻敢退一步使用「建議」口吻。結果各國人民仍有相當高比例處於裸面狀態。
防疫成果之差雖牽涉醫療水平、政府制度等因素,但文化卻是一切個人與集體行徑的根源。社會是否容許國家擴權、涉入人民日常生活,個人又是否願讓渡些許能動性以為集體抗疫而努力,皆會影響一國的抗疫效果。在東亞諸國中,口罩是防堵擴散的一大助力;而儒家文化,更堪稱這場疫戰下的無名英雄。
原文網址:
2020.4.8
【新冠肺炎】來自儒家的靈魂拷問:你為何不戴口罩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45809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384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戰中,全球已累計134萬確診案例,並共有7.4萬名患者喪命。當中又以歐美災情最為慘重,光是美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的死亡人數便超過4萬。反觀世界另一端的東亞,其疫況皆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相較之下,東亞的中日韓三國雖為早發疫區,卻都將病例與死亡數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維持數據和緩成長,中國甚至早已復工。雖說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社會與政府的整體心態,卻無疑會影響疫情走向。而若要探討東亞與歐美的防疫策略之別,除卻科學數據外,文化也是一種答案。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延燒將近3月,並造成全球超過30萬人感染,1萬多人喪命。病勢之猛,不僅引發社會恐慌,也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們也因而在三種未來劇本上掙扎,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經濟性間擺盪,並在病毒策動的政變中努力求生。
這種只對中國恐慌,卻對他國佛系的心態,依仗着污名化敘事,蔓地叢生,最終卻在疫情擴散下,讓眾人陷入了相互污名化的泥淖中。
3月16日,佐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發生連環槍擊事件,造成包含6名亞裔在內的8人無辜喪命。而在此前幾月,全美境內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率便已持續上升。根據加州大學聖伯納迪諾分院仇恨與極端主義研究中心(CSUSB)數據顯示, 2020年美國整體仇恨犯罪率下降6%,但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卻激增145%。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千里之外的非洲大陸上,也有一國正飽受神秘疾病侵襲,且至今已被奪走15條性命;然禍不單行,病毒之外,此國北部還盤踞着令人聞風喪膽的恐怖組織,該組織發動的恐襲至今已造成1.7萬人喪命。這個被病毒與恐怖分子南北夾擊的國家,正是人稱下個金磚四國的西非石油國-尼日利亞。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戰中,全球已累計134萬確診案例,並共有7.4萬名患者喪命。當中又以歐美災情最為慘重,光是美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的死亡人數便超過4萬。反觀世界另一端的東亞,其疫況皆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相較之下,東亞的中日韓三國雖為早發疫區,卻都將病例與死亡數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維持數據和緩成長,中國甚至早已復工。雖說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社會與政府的整體心態,卻無疑會影響疫情走向。而若要探討東亞與歐美的防疫策略之別,除卻科學數據外,文化也是一種答案。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延燒將近3月,並造成全球超過30萬人感染,1萬多人喪命。病勢之猛,不僅引發社會恐慌,也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們也因而在三種未來劇本上掙扎,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經濟性間擺盪,並在病毒策動的政變中努力求生。
這種只對中國恐慌,卻對他國佛系的心態,依仗着污名化敘事,蔓地叢生,最終卻在疫情擴散下,讓眾人陷入了相互污名化的泥淖中。
3月16日,佐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發生連環槍擊事件,造成包含6名亞裔在內的8人無辜喪命。而在此前幾月,全美境內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率便已持續上升。根據加州大學聖伯納迪諾分院仇恨與極端主義研究中心(CSUSB)數據顯示, 2020年美國整體仇恨犯罪率下降6%,但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卻激增145%。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千里之外的非洲大陸上,也有一國正飽受神秘疾病侵襲,且至今已被奪走15條性命;然禍不單行,病毒之外,此國北部還盤踞着令人聞風喪膽的恐怖組織,該組織發動的恐襲至今已造成1.7萬人喪命。這個被病毒與恐怖分子南北夾擊的國家,正是人稱下個金磚四國的西非石油國-尼日利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