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放牧週記

12公開內容
35私密內容

從任職兩年的生態保育NGO畢業,想空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到處做點有趣的事情,用力看鳥和海豚、風獅爺大滿貫,以及把金門還沒踏過的地方走一走,像頭金門隨處可見的放牧牛牛。

預計是一個Life cycle約4-6個月的米蟲實驗,若需要生態雜工(金門地區)、文字或環教的臨時工請洽tammy137c@gmail.com或臉書。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小時候聽阿嬤講古的時候,總覺得人能夠確切記得什麼事情是發生在哪一年很不可思議,還沒活到她一半的歲數,突然發現自己也自動習得這個技能。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還在台南讀大學時也曾起心動念去國際書展看看,想看看出版社們要如何展示自家產品、作家們在各個角落侃侃而談、大家手上都抱著什麼書?但沒有親友可以借住的台北實在太貴又太遠了,直到主題國是韓國的2021年決定要衝一波,結果書展直接因疫情停辦,後來去了金門工作後更不曾想起書展這回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我是個很愛做計劃、但幾乎不會做到的ENFJ廢人,這幾年的年度目標我有放在notion,達成度分別是2023年為3/12、2024年為2/7(這樣看來達成率好像有變高XD)。這次我學乖了,目標這種東西不用在一年的一開始就說死,留幾個空白也不代表沒事做,今年剛好搬家換工作,還有很多未知領域即將展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2024最後幾天在數鳥、等海豚之中就不見了,緊接著是一連串把自己和各種東西移來移去的雜事,像是突然把生活節奏從20調到70,隨心所欲的日子就要結束。原定大約半年就會結束的無業遊民體驗,居然在沒什麼存款也沒特別省錢的情況下順利度過一整年,感到非常不可思議XD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第一次來泰國還是得去看一些金碧輝煌的景點,看鳥和觀光行程混在一起,以下就還是用流水帳的方式分享各景點及餐廳。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老實說,看習慣了體長1公尺多的露脊鼠海豚,在海上看到這種動輒10公尺的鬚鯨,霎時間還難以感受到牠的大到底多大,只是想,啊,這是此生第一隻看到的鬚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這次泰國行是我第二次出國,起因是九月中的白海豚調查,某個同行的調查員說起12月要再次到泰國看伊頓鯨(布氏鯨的一個亞種),上一次看到的鯨多近多可愛行為如何如何。我在心裡快速盤算剩下的日程和存款(其實錢根本沒仔細算,有大大揪團就算借錢也要去吧),當下直接+1。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重大更新(?):這個原先預計只有幾個月或半年的無業遊民生活紀錄專欄,在戶頭餘額奇蹟似的挺住比想像中更長的時間後,終於,終於看到完結篇的日子。經過一個多禮拜的左右為難,我確定會在農曆年後展開新工作,推估會繼續更新至一月底為止,感謝支持。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src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東莒快閃結束後還有兩個假日,回來想說不如趁這次把很多人真的什麼都沒有的西莒也走一遍,但從這個月我已經學到了教訓,在這裡,擬計畫和說走就走很容易變成一場空,毫不意外,隔天就看到交通船連日停航的消息,西莒這趟注定無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人們直面大自然的力量,習慣應對各種不確定性,以各種方式謀求生存。當然,這並不是指金門或小琉球沒有這些困境,事實上,在我所體會過的離島生活以及從居民身上感受到的特質,都神奇的存在著某些共通性,而在每一座獨一無二的島上,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沿著海濱大道往福澳、山隴方向騎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個寫著很多紅字的牌樓藏在山坡上的樹林裡,通常只能瞄到先總統、蔣公這幾個字。我原先以為是某個軍營內的建築寫的超大型標語,還想說到底要從哪裡才能看到全貌,終於有天沿著某條戰備道騎上去,發現這這些字居然只是題字的緣由紀載,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大的size...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台灣幾乎每個鄉鎮縣市都有中正路、中正國小,而歷經長長軍管時代的南竿,幾個聚落亦在原有名字上覆蓋軍事的痕跡,牛角改作復興、西尾改叫四維、鐵板變成仁愛,至今最多商家林立的山隴,後來搖身成了介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拜救傷工作和賞鳥需要經常騎車往沒人的地方鑽這點所賜,我幾乎把金門大大小小的路摸透,後來某次在濃霧天開車載朋友去烈嶼時被說方向感很好,像是一種暗示,於是越來越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異地的道路。宜蘭如此,小琉球如此,南竿也是,不過這座小島地形變化之險峻,每一次翻山越嶺總覺得隨時要丟失了方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海況不佳,耳聞船運要停擺多天,屆時連便利商店都無法依靠。幸好宿舍有廚房有各種廚具和電器,就算睡眠不足也硬是早起去市場買菜,順便吃看看另一家虫弟餅,炒米粉的蘿蔔腥味比較重調味又較清淡,覺得第一家比較合胃口。 好歹我也被金門一斤70塊的薑教訓了兩年多(溫馨提醒,金馬的一斤是500公克),這裡的菜價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有人在行李艙放了披薩,有人拎著麥當勞紙袋下飛機。 南竿的降落和金門的完全不一樣。飛機貼著島的邊緣飛行,地形起伏劇烈如切下一座山城投進大海,我看見某個山頭孤零零的懸著一座棒球場。瞬間飛機落地,就像金門一樣能看到海,但不是平視的海──我們降落在鋪著跑道的斷崖之上。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颱風要來了,原定要一鼓作氣從10/1開始的陸觀調查因為慢吞吞的颱風延後。金門風雨如何總是未知,於是先出門看看未收的高粱,感受外圍環流灌入海峽的強勁風力。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季風轉換的時間準時的不可思議,回顧陸地觀察的環境紀錄,東北季風幾乎是在時序邁入九月的瞬間吹起,南側海域的湧浪稍稍止息。冷氣突然就不需要了,即便陽光仍然有夏天的威力,但只要步入夜晚,風聲刺耳的程度已經有種進入嚴冬的錯覺。 總覺得涼涼的時候很適合整理家裡,終於打起精神整理了存放食物的櫃子,看一下冰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張庭怡
發佈於放牧週記
現在想起來,生日那天並沒有許什麼願望,畢竟這段時間已經奢侈到像在作夢,而這個月光是親眼看過白海豚、露脊鼠海豚的活躍,也已足夠是一段永生難忘的時間了,再奢侈的許願大概會天打雷劈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