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City Guide

10公開內容

中年大叔與主婦視角的城市跑店走跳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有時候,只是想輕鬆的吃一餐握壽司,氣氛也好,口袋也好。 餐期訂的稍晚,一組在地熟客、一組歐洲外國客已經進行了幾道前菜,沒想到最晚來的我們,還空著師傅正前方的特等席,先給鮨大一張外國人友善店標章。 位在離日本橋有一小段距離的茅場町,13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小店,非觀光熱區又歷史悠久,在地老客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同樣是 おまかせコース 無菜單套餐,照例先上開胃菜、刺身冷盤。リコッタチーズのおでん口感像豆腐的Ricotta Cheese假裝成關東煮,當開胃菜很舒服。雞肉刺身附上醬油慕斯、胡麻油、哇沙米,一口塞進嘴裡味蕾大爆發。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日本有很多餐廳,小小一間店十來個位置,為了不被客人放鳥,浪費了當天備好的食材,預約時沒有留下一支日本電話是不給訂的,就算請會說日文的飯店人員、或是白金小秘書代訂,客氣一點的店家跟你說客滿,直接一點的說不接就是不接。越難預約讓人越想嚐,市松燒鳥就是這麼一家店,非得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不愧是需預訂的招牌叉燒皇,燶邊明顯,帶果香甜味的滷汁與焦化的叉燒,味道口感都很好,脆皮乳豬也是水準以上。東方樓有不少需預訂的菜,訂位前最好先看好菜單,即使先預訂,像是可愛的經典編織酥一天還限量20份,周末早早就額滿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自從多年前在香港四季酒店的龍景軒,一嚐米其林三星的精緻粵菜點心後,比起需要許多飯友才能開桌的大菜,更愛午間限定供應的小點,三人成行,隨時想吃不求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每次回東京(?),總有住不完的新飯店,2020 年前後隨著東京奧運即將開幕(雖然最後延至 2021 年才舉辦),當時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只有一條馬路之隔,正對著奧運主場館的三井花園飯店神宮外苑。 有著東京獨一無二的窗景,房價當然比其他同等級都市飯店再稍高一些,但挑對房間,一切都值得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平日週間的用餐時間,六點不到店內僅剩的唯二兩個位置,穿插在兩位散發熟客氣息的老先生之間,站在入口處的店主媽媽揮揮手示意一下,老先生們立刻有默契的往兩邊移動,騰出了兩個人的位置。 桌上的菜單很簡潔,炸豬排(とんかつ)可以選擇里肌(ロース)或腰內(ヒレ),照慣例來一份柔軟腰內肉,菜單上豬排店少見的ソ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一進門,便是喜歡的濃厚老房子味道,只可惜2人以上無緣坐在板前,邊看著在鍋裡燉煮的各種食材邊點餐,被服務生引導到2F的和室用餐區。 點菜時也不用貪多,每一輪點個兩三樣,吃完再加點,就算點個十幾輪也不會被白眼,一口食物一口酒,慢慢吃慢慢聊天,才是在地日本人的用餐節奏。
Thumbnail
看照片這餐廳的氛圍好有古風,希望改裝沒有改變太大。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為了等待晚餐的訂位壽司,趁著餐間空檔,想到人形町有一家只賣梅子與胡麻豆腐的老店,卻誤打誤撞來到一個外帶美食天堂,在大餐前進行了一個吃的行程(?) 凡味胡麻豆腐、太郎梅 一間只賣太郎梅與胡麻豆腐的老店,諾大的櫥窗裡真的就只擺了兩種商品,兩種都要價不斐,實在非常令人好奇。 存在地圖清單上好多年了,
Thumbnail
有點好奇:後面的握壽司大餐還吃得下嗎?😅😂
avatar-avatar
秋都邑
發佈於City Guide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4/5神田志乃多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