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神田志乃多|吃過才知何謂豆皮壽司

東京神田志乃多|吃過才知何謂豆皮壽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在神田一帶的老舖裡,百年歷史都算年輕。

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百年來始終堅守著老味道。

稻荷壽司

raw-image

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雖然甜味非常明顯但甜而不膩,搭配醋飯還有一小塊醋漬的蓮藕片,口感真是一絕,會一顆接著一顆停不下來。

手繪包裝紙

raw-image
raw-image

特別喜歡壽司盒外可愛的黃色手繪包裝紙,出自有名的洋画家鈴木信太郎先生,即使自昭和30年沿用至今,依舊雅致脫俗,每次買志乃多回家最痛苦的莫過於,急著想吃,又捨不得破壞包裝紙,總是得先折騰好一番時間。

干瓢巻き

raw-image

「干瓢巻き」海苔卷裡包著一塊醬瓜,同樣甘甜且醬汁濃厚的干瓢,與酸酸的醋飯相乘,同樣令人驚喜。

raw-image
raw-image

壽司從江戶時代就是設計給旅人好攜帶的食糧,常溫包裝只要當天吃完即可,神田本店早上7:30就開門營業,可以趕在一早搭新幹線離開東京前,買一盒在電車上當早餐,新宿伊勢丹、大丸東京、池袋西武的美食街也有櫃位,買一盒當主食,再搭配其他櫃位的小菜,在飯店也可以是高級美味的一餐。


食べログ | 神田志乃多寿司 (かんだしのだずし) - 淡路町/寿司

神田志乃多寿司

內容總結
神田志乃多壽司
4
/5
avatar-img
剛剛好.就好
1會員
12內容數
一些我們喜歡的餐廳、料理、旅宿、老舖,冷門又小眾,但溫度還是有的。 有時像年輕人在城市跑店走跳、但又喜泡湯與鄉下住幾晚、還有不少三代同堂的親子行程(?) 這裡景點很少、交通攻略也不會有,請慎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剛剛好.就好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只是想輕鬆的吃一餐握壽司,氣氛也好,口袋也好。 餐期訂的稍晚,一組在地熟客、一組歐洲外國客已經進行了幾道前菜,沒想到最晚來的我們,還空著師傅正前方的特等席,先給鮨大一張外國人友善店標章。 位在離日本橋有一小段距離的茅場町,13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小店,非觀光熱區又歷史悠久,在地老客人
平日週間的用餐時間,六點不到店內僅剩的唯二兩個位置,穿插在兩位散發熟客氣息的老先生之間,站在入口處的店主媽媽揮揮手示意一下,老先生們立刻有默契的往兩邊移動,騰出了兩個人的位置。 桌上的菜單很簡潔,炸豬排(とんかつ)可以選擇里肌(ロース)或腰內(ヒレ),照慣例來一份柔軟腰內肉,菜單上豬排店少見的ソテ
一進門,便是喜歡的濃厚老房子味道,只可惜2人以上無緣坐在板前,邊看著在鍋裡燉煮的各種食材邊點餐,被服務生引導到2F的和室用餐區。 點菜時也不用貪多,每一輪點個兩三樣,吃完再加點,就算點個十幾輪也不會被白眼,一口食物一口酒,慢慢吃慢慢聊天,才是在地日本人的用餐節奏。
有時候,只是想輕鬆的吃一餐握壽司,氣氛也好,口袋也好。 餐期訂的稍晚,一組在地熟客、一組歐洲外國客已經進行了幾道前菜,沒想到最晚來的我們,還空著師傅正前方的特等席,先給鮨大一張外國人友善店標章。 位在離日本橋有一小段距離的茅場町,13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小店,非觀光熱區又歷史悠久,在地老客人
平日週間的用餐時間,六點不到店內僅剩的唯二兩個位置,穿插在兩位散發熟客氣息的老先生之間,站在入口處的店主媽媽揮揮手示意一下,老先生們立刻有默契的往兩邊移動,騰出了兩個人的位置。 桌上的菜單很簡潔,炸豬排(とんかつ)可以選擇里肌(ロース)或腰內(ヒレ),照慣例來一份柔軟腰內肉,菜單上豬排店少見的ソテ
一進門,便是喜歡的濃厚老房子味道,只可惜2人以上無緣坐在板前,邊看著在鍋裡燉煮的各種食材邊點餐,被服務生引導到2F的和室用餐區。 點菜時也不用貪多,每一輪點個兩三樣,吃完再加點,就算點個十幾輪也不會被白眼,一口食物一口酒,慢慢吃慢慢聊天,才是在地日本人的用餐節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因為機票延後,導致必須一個人踏上北海道。 從小就被教導,北海道是個熊很多、會凍死的可怕地方。雖然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但還是希望第一次獨自出國可以挑難度低一點的...沒辦法了,誠如金剛經(並沒有)所言,過去不去、現在不去,未來也是要去的。由意外而生的旅程,只好就這麼踏上了。
因為機票延後,導致必須一個人踏上北海道。 從小就被教導,北海道是個熊很多、會凍死的可怕地方。雖然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但還是希望第一次獨自出國可以挑難度低一點的...沒辦法了,誠如金剛經(並沒有)所言,過去不去、現在不去,未來也是要去的。由意外而生的旅程,只好就這麼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