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文化快遞 14|城市裡,場域限定的展覽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就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其展演的成分好似多於展品的本身。
青森〈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的「場域限定」作品,外牆壁畫是英國藝術家Paul Morrison以蘋果樹為主題的線條風景畫,另一面則是奈良美智在2012年畫上的「夜露死苦ガール(女孩)」(YOROSHIKU GIRL)。
不過如果要讓展覽相關產業發展能愈臻成熟,長期固定的展覽空間也相當重要,尤其現今各縣市政府都積極發展在地的美術館,彷彿認為有了美術館建築,文化和美學也能隨之而來。(干安內?)以日本來說,像是〈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和〈金澤21世紀美術館〉都是融合了當地特色與市民交流且具「場域限定」(Site-specific)裝置藝術的展覽空間,很受歡迎;2020年四月重新整修再開的〈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也都是強調場域限定的美術館,足具在地特色。
這些美術館在日本有一說法是偏屬「第三世代美術館」,是建築師磯崎新為了定義自身設計的〈奈義町現代美術館〉而將美術館空間分成三個世代,這類的展覽空間多是為半永久性的展品來訂製空間,讓作品能有最佳呈現並有獨有性。相對「第一世代」則指向法國〈羅浮宮博物館〉(Musée du Louvre),以展出過去王公貴族收藏品為主的展覽空間,並多以宮殿等歷史建物空間逕成為美術館;接著像是〈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 Museum of Modern Art)以白盒子形式的展示場域,有可動式的牆面靈活因應各種企劃型的展覽,則可屬於「第二世代美術館」。此外,重視「人」為導向的第四世代展覽空間也正在日本形塑當中。
回到不能出國的現在.台北,也有別於大型美術館的特色展覽空間很值得探訪。
像在市民大道上建設公司背景、關心城市與空間議題的〈忠泰美術館〉往往都有鮮明的展覽主題與良好的展覽品質,他們的新展覽「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才剛展開,探討城市之中可見與不可見、多重現象和人們的生命故事。
像在和平東路上2012年啟用的〈MoNTUE 北師美術館〉,是以臺北教育大學作為美術館的基地與後盾,內部空間由日本建築師豐田啟介設計,窗外鄰接和平東路和架高的捷運木柵線,是介於白盒子與對城市、市民半開放的展覽空間,二、三樓是挑高空間與落地窗是一大特色,24小時上演著不斷變化的城市景片,持續漸變的天色與流動的人車,相當符合「場域限定」的特質;也因為多是非封閉性的空間,較適合作為當代藝術、雕塑裝置的展示為主;而在地下一樓也靈活切割出黑盒子場域增加空間的豐富度。
在一月份才剛結束的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更是發揮其強大的策展力,集結了散落各處的臺灣早期前輩藝術家所創造的美好作品,剛好在不能出國期間,讓我們重新發現、再挖掘曾經屬於這塊土地所孕育的臺灣美術。若能結合周邊商品的開發將是讓這五臟俱全的校園美術館連結當代。
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 臺灣美術再發現」展,
集結了散落各處的臺灣早期前輩藝術家所創造的美好作品。
另外一個,非山高水深之境地猶如藝文水塘般的〈朋丁〉,是間處在中山北路巷弄內的藝術書店.藝廊.咖啡店也有出版品,有日本藝術書店的氣質,有品味的國外藝術選書,並是挖掘、展示新銳藝術家作品的展覽空間,也飄散著咖啡香。雖然是間老房子,卻不斷接納新的藝術與讀者,醞釀新氣象,而創作氣息,亦可謂為場地限定。而在台北其實還可以擁有更多中小型的展覽空間,利用小而美、小而精緻的展覽與空間,俾能持續孕育與催生創作新血的誕生。
〈朋丁〉,是間處在中山北路巷弄內的藝術書店.藝廊.咖啡店也有出版品出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在我發掘一座城市的經驗裡,很多都是從「選物店」開始的。現在想想,並非是旅途中的購物慾大爆發,當走逛每間店家的目的也不是想買遍整座城市,而是透過這些有趣、有品味的店家們,引我打開視野去發現在城市角落裡的美好風景。因此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店家刻意不選在熱鬧的市區,而是充滿生活感的住宅區域;不選在商場裡的一個
如果把五感裡的味覺、嗅覺與觸覺抽掉,剩下視覺與聽覺,有可能建構怎麼樣的展覽?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SOS粗獷主義建築展─拯救混凝土之獸〉是目前正在忠泰美術館進行的展覽。在這個展中的重要單字「Brutalism」,即「粗獷主義」,係指二戰之後約莫1950至1970年之間,以混凝土建築之姿未經修飾且結構裸露的風格在全球地平線竄升。這些粗糙外表下的建築......
大稻埕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裡舉辦了年度展覽〈Tea Wave 茶香流動〉,我約了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顧瑋陪同看展。原來,是個關於從「味道」的角度發現台灣茶的展覽,展場裡分為八個區塊,一步步地建構起我們對於台灣茶的味道知覺......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在我發掘一座城市的經驗裡,很多都是從「選物店」開始的。現在想想,並非是旅途中的購物慾大爆發,當走逛每間店家的目的也不是想買遍整座城市,而是透過這些有趣、有品味的店家們,引我打開視野去發現在城市角落裡的美好風景。因此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店家刻意不選在熱鬧的市區,而是充滿生活感的住宅區域;不選在商場裡的一個
如果把五感裡的味覺、嗅覺與觸覺抽掉,剩下視覺與聽覺,有可能建構怎麼樣的展覽?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SOS粗獷主義建築展─拯救混凝土之獸〉是目前正在忠泰美術館進行的展覽。在這個展中的重要單字「Brutalism」,即「粗獷主義」,係指二戰之後約莫1950至1970年之間,以混凝土建築之姿未經修飾且結構裸露的風格在全球地平線竄升。這些粗糙外表下的建築......
大稻埕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裡舉辦了年度展覽〈Tea Wave 茶香流動〉,我約了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顧瑋陪同看展。原來,是個關於從「味道」的角度發現台灣茶的展覽,展場裡分為八個區塊,一步步地建構起我們對於台灣茶的味道知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藝術愛好者的聖地 台北市立美術館是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聖地,每次來這裡參觀總能發現新的驚喜。館內的展覽常常讓人目不暇給,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創作者的心血與靈魂,因此在長時間的觀賞後,難免會感到些許疲憊。這時,走到館內的餐廳坐下來,點一杯咖啡,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休息片刻 今天,和朋友看完展到美術館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博物館幾乎都有附設餐館。而博物館往往和歷史都有連結關係。 餐館存在目的不只能飽足遊客來到這個博物館滿足餐飲需求、更能增加這個博物館的相關收入。小編之前介紹幾個博物館附設餐館,例如:紀州庵文學森林風格茶館、台北當代藝術館MOJO1921、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0KM山物所、香帥蛋糕芋製所 
Thumbnail
放眼台灣許多各地博物館、幾乎都有附設餐館。餐館存在目的不只能飽足遊客來到這個博物館滿足餐飲需求、更能增加這個博物館的相關收入。每一家博物館餐館菜單差異很大,不過整體上還是以輕食類的咖啡和蛋糕糕點為主。在台北市城南的紀州庵文學森林附屬餐廳風格茶館,顛覆許多博物館附屬餐廳的菜單。 紀州庵文學森林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日本福岡市北九州市立美術館的歷史建築、磯崎新的介紹、美術館的樓層指南、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設計、大廳雕像介紹、Musee Cafe、以及對美術館的感悟和剖析。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這裡不是美術館是餐廳,但是怎麼看就是非常有藝術氣息,沒錯,它是美術館附屬的餐廳,Wild open space,前面的兩個櫃檯擺滿了藝術家的作品,全都是在招財貓,各式各樣的招財貓,漂亮小姐姐說這是藝術家寄賣在這裡的藝術品,有興趣可以帶回家。我們只是要來這裡落腳,想吃一點簡單的東西。然後再繼續看展。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藝術愛好者的聖地 台北市立美術館是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聖地,每次來這裡參觀總能發現新的驚喜。館內的展覽常常讓人目不暇給,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創作者的心血與靈魂,因此在長時間的觀賞後,難免會感到些許疲憊。這時,走到館內的餐廳坐下來,點一杯咖啡,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休息片刻 今天,和朋友看完展到美術館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博物館幾乎都有附設餐館。而博物館往往和歷史都有連結關係。 餐館存在目的不只能飽足遊客來到這個博物館滿足餐飲需求、更能增加這個博物館的相關收入。小編之前介紹幾個博物館附設餐館,例如:紀州庵文學森林風格茶館、台北當代藝術館MOJO1921、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0KM山物所、香帥蛋糕芋製所 
Thumbnail
放眼台灣許多各地博物館、幾乎都有附設餐館。餐館存在目的不只能飽足遊客來到這個博物館滿足餐飲需求、更能增加這個博物館的相關收入。每一家博物館餐館菜單差異很大,不過整體上還是以輕食類的咖啡和蛋糕糕點為主。在台北市城南的紀州庵文學森林附屬餐廳風格茶館,顛覆許多博物館附屬餐廳的菜單。 紀州庵文學森林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日本福岡市北九州市立美術館的歷史建築、磯崎新的介紹、美術館的樓層指南、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設計、大廳雕像介紹、Musee Cafe、以及對美術館的感悟和剖析。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這裡不是美術館是餐廳,但是怎麼看就是非常有藝術氣息,沒錯,它是美術館附屬的餐廳,Wild open space,前面的兩個櫃檯擺滿了藝術家的作品,全都是在招財貓,各式各樣的招財貓,漂亮小姐姐說這是藝術家寄賣在這裡的藝術品,有興趣可以帶回家。我們只是要來這裡落腳,想吃一點簡單的東西。然後再繼續看展。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