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文化快遞 14|城市裡,場域限定的展覽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就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其展演的成分好似多於展品的本身。

raw-image

不過如果要讓展覽相關產業發展能愈臻成熟,長期固定的展覽空間也相當重要,尤其現今各縣市政府都積極發展在地的美術館,彷彿認為有了美術館建築,文化和美學也能隨之而來。(干安內?)以日本來說,像是〈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和〈金澤21世紀美術館〉都是融合了當地特色與市民交流且具「場域限定」(Site-specific)裝置藝術的展覽空間,很受歡迎;2020年四月重新整修再開的〈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也都是強調場域限定的美術館,足具在地特色。

這些美術館在日本有一說法是偏屬「第三世代美術館」,是建築師磯崎新為了定義自身設計的〈奈義町現代美術館〉而將美術館空間分成三個世代,這類的展覽空間多是為半永久性的展品來訂製空間,讓作品能有最佳呈現並有獨有性。相對「第一世代」則指向法國〈羅浮宮博物館〉(Musée du Louvre),以展出過去王公貴族收藏品為主的展覽空間,並多以宮殿等歷史建物空間逕成為美術館;接著像是〈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 Museum of Modern Art)以白盒子形式的展示場域,有可動式的牆面靈活因應各種企劃型的展覽,則可屬於「第二世代美術館」。此外,重視「人」為導向的第四世代展覽空間也正在日本形塑當中。

回到不能出國的現在.台北,也有別於大型美術館的特色展覽空間很值得探訪。
像在市民大道上建設公司背景、關心城市與空間議題的〈忠泰美術館〉往往都有鮮明的展覽主題與良好的展覽品質,他們的新展覽「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才剛展開,探討城市之中可見與不可見、多重現象和人們的生命故事。

像在和平東路上2012年啟用的〈MoNTUE 北師美術館〉,是以臺北教育大學作為美術館的基地與後盾,內部空間由日本建築師豐田啟介設計,窗外鄰接和平東路和架高的捷運木柵線,是介於白盒子與對城市、市民半開放的展覽空間,二、三樓是挑高空間與落地窗是一大特色,24小時上演著不斷變化的城市景片,持續漸變的天色與流動的人車,相當符合「場域限定」的特質;也因為多是非封閉性的空間,較適合作為當代藝術、雕塑裝置的展示為主;而在地下一樓也靈活切割出黑盒子場域增加空間的豐富度。
在一月份才剛結束的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更是發揮其強大的策展力,集結了散落各處的臺灣早期前輩藝術家所創造的美好作品,剛好在不能出國期間,讓我們重新發現、再挖掘曾經屬於這塊土地所孕育的臺灣美術。若能結合周邊商品的開發將是讓這五臟俱全的校園美術館連結當代。

raw-image

另外一個,非山高水深之境地猶如藝文水塘般的〈朋丁〉,是間處在中山北路巷弄內的藝術書店.藝廊.咖啡店也有出版品,有日本藝術書店的氣質,有品味的國外藝術選書,並是挖掘、展示新銳藝術家作品的展覽空間,也飄散著咖啡香。雖然是間老房子,卻不斷接納新的藝術與讀者,醞釀新氣象,而創作氣息,亦可謂為場地限定。而在台北其實還可以擁有更多中小型的展覽空間,利用小而美、小而精緻的展覽與空間,俾能持續孕育與催生創作新血的誕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沙龍
172會員
68內容數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2021/04/13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
Thumbnail
2021/04/13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
Thumbnail
2021/04/04
淡淡的三月天,有一個展覽必須前行。 正是3月12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展的《奈良美智特展》。這個展覽的主要作品包括2020年在東京〈森美術館〉「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從日本到世界」裡奈良美智的新作「月光小姐(Miss Moonlight)」來台展出.....
Thumbnail
2021/04/04
淡淡的三月天,有一個展覽必須前行。 正是3月12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展的《奈良美智特展》。這個展覽的主要作品包括2020年在東京〈森美術館〉「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從日本到世界」裡奈良美智的新作「月光小姐(Miss Moonlight)」來台展出.....
Thumbnail
2021/01/10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Thumbnail
2021/01/10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本來這種書我都是自己看一看增廣見聞,就還給圖書館了。 但因為讀得太津津有味,還是想把有趣的部分給筆記下來。 作者 #古賀太 從事美術展企劃相關工作長達二十多年,先是在「國際交流基金會」從事將日本美術引薦到海外的業務;其後至「朝日新聞社」的文化事業部,負責策畫美術展與商借國外藝術品;也曾擔任藝術記者
Thumbnail
本來這種書我都是自己看一看增廣見聞,就還給圖書館了。 但因為讀得太津津有味,還是想把有趣的部分給筆記下來。 作者 #古賀太 從事美術展企劃相關工作長達二十多年,先是在「國際交流基金會」從事將日本美術引薦到海外的業務;其後至「朝日新聞社」的文化事業部,負責策畫美術展與商借國外藝術品;也曾擔任藝術記者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在我們討論公共美術館背後的政治權力之前,先試想一位對藝術感興趣的觀眾踏入美術館心路歷程: 他或她,可能來自與藝術無甚相關的背景,偶然在城市某個角落被展覽的廣告吸引後,使用搜尋引擎和臉書粉絲頁確認美術館的詳細資訊。
Thumbnail
在我們討論公共美術館背後的政治權力之前,先試想一位對藝術感興趣的觀眾踏入美術館心路歷程: 他或她,可能來自與藝術無甚相關的背景,偶然在城市某個角落被展覽的廣告吸引後,使用搜尋引擎和臉書粉絲頁確認美術館的詳細資訊。
Thumbnail
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又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
Thumbnail
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又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展前準備包括對展區維運是要有概念的,因為展區任務是要能引起展品專賣店商品銷售;投放那多心力最終一戰不就是還是營運能夠持續。展覽是一檔一期概念;用創意吸引興趣者進場消費,所帶動進場人數展期間創造出千萬以上營收數字是很常見。
Thumbnail
展前準備包括對展區維運是要有概念的,因為展區任務是要能引起展品專賣店商品銷售;投放那多心力最終一戰不就是還是營運能夠持續。展覽是一檔一期概念;用創意吸引興趣者進場消費,所帶動進場人數展期間創造出千萬以上營收數字是很常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