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以有個工作是以一間獨立書店為場景,錄製台北國際書展線上沙龍的訪談影片。這讓我聯想到在防疫期間,獨立書店們的運作如何?是否更加辛苦?於是觸動我久違再訪在公館的一間書店——〈薄霧書店〉。
被我稱為南哥的書店主人蔡南昇,最早被我理解的身份是視覺設計師,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同業,我們相同的還包括在學期間都是主修工業設計,卻因為自己的興趣走上另一條設計之路。〈薄霧書店〉其實是原本南哥工作室空間的延伸,因為面積不小,所以他將自己多年的雜誌收藏分門別類,加上持續收集的新雜誌,成為一個收費制的閱讀空間,雖然名為「書店」其實並不賣書,或許用「圖書館」會更容易理解,不過,「書店」也許能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南哥是以設計為主業,因此不難想像〈薄霧書店〉裡的雜誌選類多緊扣設計為主,並且與日本文化有很強的連結,基於對於雜誌的狂熱,有些出刊30多年的雜誌他竟擁有1/3的過刊數量相當驚人,讓我相當崇敬。或許很多人認為過期雜誌就缺乏生命,但對我來說,過刊雜誌更是紀錄了某一個時期的潮流、風格與美學等,也足以稱之為風格史料十分珍貴。如果從這一點來說,〈薄霧書店〉的「圖書館」成分佔比又大了一些,流行一點的說法就是一種時空膠囊的概念。
不過這間書店除提供人們閱讀雜誌的空間外,還積極舉辦活動,曾一年舉辦超過百場講座、工作坊等,頻次之高完全不亞於大書店,因此小書店的活動力與社群吸引力從此可見,而實體活動也總能藉由一波一波的創意企劃與編輯手法,帶來新的人流。因此當人們討論實體書式微,或是人們越來越不讀書這樣的論調時,我會認為那是以舊標準去評斷衍生的新秩序。因為在過去作為資訊與知識載體的實體書或雜誌,現在雖更多是以網路或是電子形式為載體,縱使載體改變,但人們需要知識、追求新資訊的渴望並不停歇。以〈薄霧〉來說,它就是一個知識的場所,知識的載體可以是實體書,也可以是講座或工作坊,而這些都有賴實體空間讓雙向交流可以無縫且直接地呈現,相當美好。
話說回來,疫情必然影響各行各業,書店亦不例外,只不過疫情提前告訴我們,未來不變的事就是不斷改變,而且會更加頻繁,只要擁抱核心價值,以知識的場所來說,它是永遠會被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