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台灣首頁
成楓時評
民主講堂
閱・新聞
島民看國際
台灣人編年史
讀・好書
討論區
關於
其他連結
成楓時評
27
公開內容
民主自由,是我們這塊土地珍貴的價值
勇於評論政治,是身為這塊土地的我們的氣質
積極參與公民政治,是身為這塊土地的我們的精神
歡迎加入成楓時評,一起用我們的聲音改變台灣的未來。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成楓
2024/11/07
藍財劃法強渡關山 恐危國安、地方發展
近日,立法院針對財劃法修正案進行審議。然而一如前幾個月議事程序上的混亂一樣,國民黨依舊意圖以人數優勢,在財政委員會強行通過該修正草案,完全忽視國家安全、地方發展的需要也拒絕聆聽地方的聲音,如此行徑令人不齒。 本文將探討財劃法背後的問題,以及此次修法造成的爭議。
#
國民黨
#
民進黨
#
立法院
2
留言
成楓
2024/10/26
國會擴權釋憲終宣判 違憲廢止人民勝利
2024年5月份,在藍、白兩黨多數立委主導之下,立法院強勢通過被稱為「國會擴權法案」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最終釋憲結果在今年10月25日正式出爐,憲法法庭判決國會職權修法部分違憲,部分合憲。然而藍白立委不滿釋憲結果,甚至揚言不遵守釋憲案。這樣不尊重憲法的態度,是真正對國家民主制度的破壞與威脅。
#
青鳥行動
#
立法院
#
司法院
2
留言
成楓
2024/10/19
藍白聯手擋預算 妨礙行政亂國家
本文探討了臺灣在2024年度的中央政府預算案爭議,分析其編製過程及立法院審查的重要性。面對藍白兩黨的僵局,文章指出政府在預算未通過的情況下可採取的措施,以及可能導致的後果。總預算不僅是國家資源分配的依據,更影響到民生福祉。我們呼籲藍白立委應重視國家與人民的根本利益,促使預算案的順利通過。
#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
總預算
#
預算案
4
留言
成楓
2024/10/15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民主的考驗與市民的聲音
2024年10月13日,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最終以8萬6014張不同意票名義下宣告失敗。此結果反映了市民對市府施政的不滿與政治鬥爭的複雜性。從東岸商場的經營爭議到激烈的社會運動,這場罷免案揭示了民主運作的成熟與挑戰。未來,謝市長需更傾聽民意以回應市民需求,否則將可能面臨更大的政治風暴。
#
基隆市長
#
謝國樑罷免案
#
公民團體
2
留言
成楓
2024/10/10
賴總統首場國慶演說 團結台灣 共圓夢想
2024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113年國慶,也是賴清德總統上任首場國慶大典。在國慶大典上,賴總統發表了任內的首場國慶演說,以「團結台灣,共圓夢想」作為主題,為國家前景擘劃藍圖。聽完這次國慶演說,深深感受到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一個關鍵地位上,只有全體台灣人民越團結,越堅持,這條民主路,我們一定走到底!
#
雙十國慶
4
留言
成楓
2024/10/09
賴清德論祖國 藍營跳腳 國台辦不知所云
2024年10月5日,國慶晚會在台北大巨蛋舉行。期間賴清德總統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並且明確指出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七十五年,今天在國際社會上,以中華民國台灣的姿態揚名國際。此言一出,藍營政治人物憤怒跳腳,國台辦氣急敗壞,究竟這番言論有何等威力,讓我們一起一探究竟。
#
雙十國慶
#
賴清德
#
民進黨
34
留言
成楓
2024/10/05
賴總統國慶晚會談話:中(共)國非中華民國祖國!
2024年,中華民國建國113年,並且於今晚(10月5日)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盛大晚會。在國慶晚會上,賴清德總統發表祝賀詞,特別提到建政75週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共國)絕對不是已經建國113年的中華民國的祖國。然而值此華國國慶之際,我們更期盼的是台灣共和國的新未來!
#
民進黨
#
中華民國
#
國慶
3
留言
成楓
2024/09/28
教師發表政論被噤聲 花蓮成極權國家?
近日新聞驚爆,花蓮玉里一名謝姓教師,只因在網路上發表自己對於立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先生的看法,怎料其任職的玉里大禹國民小學竟收到花蓮縣政府公文,要求校方依照「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對該教師祭出「卓處」,疑似有意藉由公權力來對謝姓教師製造壓力。不禁讓人想問花蓮何時成為家天下的獨裁國家?
3
留言
成楓
2024/09/26
國際挺台正名2758 藍白聯手拒提案?
國際間力挺台灣聲音不斷加大,並重申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並未涉及台灣主權歸屬,台灣應有機會參與聯合國,然而在台灣卻有與之相反的聲音,並阻止立院民進黨團針對2758的臨時提案。究竟2758號決議文是什麼,其對台灣又有什麼重要意義?
3
留言
成楓
2024/06/27
反攻大陸 大夢何時醒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