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就好

含有「好玩就好」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繼昨日的AI藝術創作力後,就想試試幾位自己喜愛的名畫家畫作,若透過AI混搭(remix)重新創作後,不知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下列左圖是原畫作,右圖是小a透過AI文字描述,產生的結果。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3/01
😍😍
呼叫呼叫方格老公公!~我是頑皮的方格乖寶寶 !
Thumbnail
這不錯耶~~~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4
跳鼠飛行日記 🎁 20241214 更新彩蛋: 會員可留言向A.H.許願, 2025年,一年內獲贈價值2500元的 「你訂題,我來寫」。 —來自A.H.發佈於A.H.科普(pScience) https://vocus.cc/article/675be638fd89780001d3c97f
付費限定
近期高齡81歲的拜登演講時陷入呆滯狀態,姑且不論是否真有疾病纏身,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以科學方法觀察七百萬次議會演講的證據,證明了炎熱的天氣會使得原本人物迷人的口才也隨之「熱暈」,語言變得更簡單,結果顯示高溫導致政治人物的語言複雜性顯著而立即降低。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14
『語言複雜性顯著而立即降低。但在寒冷的天氣情況下,沒有同樣的效果。』👍👍小a的聯想很有"功能性",我想到的則是全球暖化會不會讓大家一起口語簡單一點?!🤣好可愛的圖片,您自己畫的嗎?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4
❦ 莊小昕 和AI協力畫的~
晚安~這裡策展的是今天2024年4月24日星期3,下午6點刊登在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報科學】的「多變多巴胺-前傳」的補充圖文。A.H.和AI協力再畫一張圖,讓原本將多巴胺擬人化後的科普文,再更具體的再擬人化一下,讓多巴胺姑娘從少女、青年、熟女等階段的科學成長歷程故事。。。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24
謝謝小a分享這篇美麗的文章,不論是插圖、多巴胺的姓名、₯的創意說明,都很美呢!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4
❦ 莊小昕 啾咪~
難得在科技頁面,看到自己文章如此對稱出現,機不可失,趕緊截圖典藏策展一下。順便也將 ❦ 莊小昕 在WHO ICD 術語中文翻譯彙整一文中的問題,也公告一下 : 此術語彙整的使用方向。
Thumbnail
術語中文翻譯超棒啊,當字典來用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7
跳鼠飛行日記 不是不是,中文翻譯是來自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制定的標準(雖然落後WHO的版本),我只是彙整,寫科普文章時術語能儘量保持一致標準化,同時分享大家,讓大家一起享用~
付費限定
原本準備休息了, 不小心喵到2024年4月《科學免疫學》的封面,噗哧一笑,就來"畫"個圖好了!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16
我剛看到標題的時候,以為您要玩一個發音不標準的梗,「素的」🤣!
付費限定
今日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 “日曆透過每四年在二月增加一天來解釋地球自轉的不完美。 這是一門經過數千年發展的科學,其歷史可追溯到古埃及人,它為全球大約 500 萬人提出了生日難題。 2月29日出生的機率是1,461分之1。”...
Thumbnail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2/29
四年過一次生日?是這樣嗎?🤭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9
李建崑.Paulos 是是!
付費限定
協力創作: 如果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ɛ)、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或是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和英國攝影師Henry Pointer(1822 - 1889)一起創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上圖就是測試後的藝術成品效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