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vatar-img

A.H.

110 位追蹤者
A.H. 在《科學月刊》、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報科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寫作網路平台、PanSci 泛科學等均有科普文章刊登。~~~發現。想。連接~~~ A.H. 科普釋放你的好奇心,重新定義你的世界~~~ https://vocus.cc/user/@AH_pScience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27會員
312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我們憂慮新冠科學進展老是趕不上病毒變種的速度,彷彿置身於一種無形且不斷變異的威脅下。。。《自然》新聞更以標題: 「肺部”沉睡”的癌細胞可能會被新冠病毒和流感喚醒」說明呼吸道病毒感染不僅喚醒了休眠數十年的腫瘤細胞。。。正是在這種集體脆弱的脈絡下,史丹佛醫學院開展的「虛擬實驗室」。。。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6 小時前
「科學評論家」的概念真不錯!雖然有點人類嚴以律AI,寬以待己的錯覺!!
A.H.-avatar-img
發文者
6 小時前
❦ 莊小昕 🤣😆😂剛看到這研究時也覺得這「創新」很好玩~
付費限定
話說上回我們談到腦科學中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nna Karenina Principle, AKP)的應用,就像過去我們介紹不同科學領域中的金髮姑娘原則一樣,安娜這姑娘也在科學界是獨佔一方的風雲人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KP)或安娜·卡列尼娜假說是如何在科學界興起的。 
Thumbnail
5/5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我覺得"變因"很多,多到難以研究?!😆😆 敬佩努力研究的學者們,感謝小a分享!
A.H.-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 莊小昕 托爾斯泰可能會很意外他的文學思想: #都是相似的 和 #各有各的不幸,後世成為科學跨領域研究的準則?! 這才是最大的 #變數? ^O^
付費限定
(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神啊,我們稱謝你,我們稱謝你!因為你的名相近,人都述說你奇妙的作為。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細拉)我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凶惡人說:不要舉角!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不要挺著頸項說話。因為。。。
Thumbnail
阿們~
A.H.-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心裡住著小男孩 阿們~
2025年7月21日至25日是美國的兒科長新冠宣傳周(Long COVID Pediatric Awareness Week)。我們也在前二周分別針對兒童長新冠提供了2025年最新的台灣與荷蘭研究。而今天7月25日是美國兒科長新冠宣傳周的最後一天,目標是反思與對下一步行動進行回顧與規劃。。。
Thumbnail
人體真的很複雜! 病原則更複雜!!
A.H.-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 莊小昕 看到小昕的回應,趕緊補上(更新)一張兒科<長新冠宣傳周>上教育宣導的:兒童如何描述他們的長新冠癥狀圖(雖然是針對有語言能力的兒童^O^|||,但總是一個開始)。https://longcovidfamilies.org/advocacy/pediatric-long-covid-awareness-week-2025/
付費限定
人們總是談論樂觀主義者,那些似乎總是看到事物光明面的人。你會好奇,他們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這只是一種說法,還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有什麼根本性的不同?與此同時,樂觀主義者往往對自己的社交關係更滿意,並擁有更廣泛的社交網路。但這是什麼原因呢? 
Thumbnail
5/5樂觀主義思維相似
付費限定
(亞薩的訓誨詩。)神啊,你為何永遠丟棄我們呢?你為何向你草場的羊發怒,如煙冒出呢?求你記念你古時所得來的會眾,就是你所贖、作你產業支派的,並記念你向來所居住的錫安山。求你舉步去看那日久荒涼之地,仇敵在聖所中所行的一切惡事。你的敵人在你會中吼叫;他們豎了自己的旗為記號。他們好像人揚起斧子...
Thumbnail
小愛-avatar-img
2025/07/20
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0
小愛 Yes!Yes!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 8:28。阿們~
長期以來,科學家在談論信任時,總是會提到一個他們最喜歡的角色:一種叫做「催產素」的荷爾蒙。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讓我們都成為朋友」的化學物質。催產素讓你產生同理心,讓你平靜下來……它幫助你信任他人。然後還有「睪固酮」(睾酮)的出現,基本上就是告訴催產素滾蛋,讓你不那麼容易相信別人。 那麼多巴胺呢?
Thumbnail
5/5多巴胺信任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18
已拜讀!! 多巴胺姑娘也是住海邊的啊!!!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9
❦ 莊小昕 😂🤣😆的確的確,最怕颱風天波濤起伏~
付費限定
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計畫開始每個月專為付費會員寫作的第一篇,就以多巴胺姑娘₯來開場。這篇科普是基於2025年出版的神經科學研究,其中探討多巴胺水準如何釋放潛在的創造力關係,通過在整個創作週期中的多巴胺內在驅動力所喚醒沉睡的七個創意繆斯。奇妙的神經科學悖論,「多巴胺創意」揭示了。。。
Thumbnail
5/5多巴胺創意
看完台灣的兒童長新冠2025最新研究後,緊接著讓我們來看看最常拿來和台灣比較的歐洲國家荷蘭,這個地理面積比台灣大一點,人口略少一點(1千7百萬)的國家情況。傳統上,我們的童年是一個受保護的時空。在我們的集體印像中,孩子是精力充沛的生物,他們的活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主要的掙扎是情感或教育層面的...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14
😥😥
付費限定
(亞薩的詩。)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項上;強暴像衣裳遮住他們的身體。。。
Thumbnail
阿們~~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3
心裡住著小男孩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