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

含有「彭明敏」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美聯社記者訪問蔣介石如何看待臺獨分子時,他居然認為這只是「一小撮臺灣人的行為」。 這「一小撮」已經把原本僅能收容200人的泰源監獄擠到超過300人;這「一小撮」驚動全世界的關注,連國際特赦組織都要為彭明敏發聲;聽到蔣介石是這麼看待人的性命,泰源監獄裡的人就更加篤定要讓他知道這「一小撮」的厲害。
Thumbnail
因參加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活動而造訪欒樹下書房/咖啡,在靜謐環境中閱讀、用餐,這邊不僅是閱讀和品味輕食的好地方,更是進行深度思考與交流的空間。書店獨特的氛圍,結合展覽和沙龍講座,讓我可以回顧臺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性與歷史脈絡,反思當代臺灣面臨的挑戰與希望。
Thumbnail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逃亡》是由彭明敏本人所寫,關於他在1970年,喬裝逃離國民黨政府魔爪的經過,除了重現當時如電影情節般的曲折離奇,也將帶領讀者體會當時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
Thumbnail
什麼是Lo-Fi Music? Lo-Fi即為「Low Fidelity」的縮寫,字面上為低音質之意。而Lo-Fi Music也翻作低音質音樂,或是低傳真音樂。不能說低音質就不好的意思,而是它的製程方式是以簡陋錄音設備方式錄製,且音質較低甚至是失真的狀態而成。 以維基上的解釋來說,Lo-Fi M
Thumbnail
從周芬伶的《汝色》到陳芳明的《深淵與火》,走到了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彭明敏這個名字說不定對於大多數在台灣上的人不是很熟悉,但是對於台灣人來說可能就不那麼陌生,我想以首章首段《生命中的三個世界》的內文為始是合適的: “海島的最後一絲微光,在後面漸漸地消失了。我差不多已經到達
Thumbnail
<p>基隆驛不只是一座曾經佇立在城市中的美麗建築,它見證了基隆港最繁榮興盛的年代,也與眾多臉孔模糊的日人本、臺灣人、中國軍民和碼頭工人一同經歷了無數的歷史轉折與悲歡離合。</p>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