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

含有「慎終追遠」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清明節掃墓的回憶與省思,從人潮擁擠的經驗到家族祭祖的獨特方式,包含了以紅封袋取代傳統祭祀方式的巧思,以及一段關於夢境與祖先溝通的有趣故事。文章也分享了祖傳元寶的摺法。
Thumbnail
  飛鳥與魚-avatar-img
2025/04/05
真的,心誠則靈。 我唸的大悲咒歪七扭八,祖先還是很給面子說收到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5
飛鳥與魚 換成我,如果走後還有人會偶而想起我,就很開心啦~唸什麼拜什麼都好。當然啦,如果要拜雪糕,我還是比較喜歡哈根大支XD
今天回到老爸的故鄉—雲林口湖鄉掃墓,一個靠海物資很貧乏的小鄉鎮。   我家歷代的祖先安放在「蚶仔寮萬善祠」,也是當地鄉民重要信仰中心。 往年都是由小弟(男丁)代表回鄉掃墓,近年,隨著母親年事已高,也偶爾陪她回鄉看看。在時間洪流裡,一甲子人事的凋零,亦顯得微不足道。   因為在高雄出生長大,
Thumbnail
真然-avatar-img
2025/04/03
讀著您的文章很有感,周遭一些朋友是北漂的雲林人,每當他們提到故鄉的辛苦,特別是對於老家年邁父母親的擔憂,聽著就覺得心酸。 您提到恭敬有禮的路樹,可以想見東北季風的季節、風有多強勁,在地居民有多辛苦。
一位臺灣人與在中國大陸的同父異母哥哥,歷經半世紀分離後重逢的故事,以及他們在清明節緬懷父親、珍惜現狀的感觸。文章以家族的親情故事,突顯清明節慎終追遠的意義。
客家人普遍沒有在清明節掃墓的傳統,而是習慣於農曆年後擇日掃墓,尤其範圍廣大的六堆客家聚落,聚落分佈於平地、山地各種地形,使得六堆各聚落的掛紙時間存在差異。  掃墓的客家話稱為「掛紙」,掛紙的意思是將紙掛在墳墓上,這個原是形容動作的詞彙,被引申為指稱「掃墓」的名詞。
Thumbnail
乙二-avatar-img
2025/03/17
雖然我不是客家人,但我們也稱之為掛紙。至今我每年依然還得跑好幾處,除了祭拜雜項,鋤頭、鏟子、樹剪、柴刀、鐮刀等都得帶著。
彼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7
乙二 是啊,正所謂:「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
每年清明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日子,總會再度思想起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妳文筆還不優秀,那我可慘了😭
瘋愛-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8
Only Two 翁立兔 謝謝你的誇讚!今天會開心一整天😂🌈
即便是非假日還有不少的人跟我們想的一樣,人潮不少。那,假日肯定更多人啊。 希望掃墓可以持續進步,慎終追遠可以繼續。 . 三月下旬,快要清明節了。家族之人找個非假日一起去掃墓。 以前掃墓很厚工。首先要在偌大的墓地找到祖先的位置(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門找不到),再來除草,放祭品.......真的很厚工。
Thumbnail
◎ 西方人的無知----將戲弄鬼怪、吃[ 仿人肉餐 ]當成好玩,卻不知已種下[ 殺念 ] ◎古德云:[ 三歲定終身。],意思是孩子從小從父母身上學到的觀念、言行,就已經註定了他們日後一生的命運是好是壞,是順利或乖桀,影響重大,不可不慎! 對西方文化活動照單全收,真的是正確的,毫無禍患嗎?
Thumbnail
當台灣人民逐漸出現想要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國號的聲音時,說出這些背祖忘宗,忘恩負義言論的人,一定不曾想過我們教給下一代是什麼邪惡的言行! 做了什麼壞榜樣! 身為台灣的一分子,享受了國父及72先烈、先祖的生命血汗成果 : 自由民主,我們不應該如此的安逸放縱,隨波逐流,任由邪惡人破壞國父遺志,使國號消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