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跨海相認:一場遲到半世紀的兄弟重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00年左右,我從北京搭乘26個小時的火車,終於抵達重慶站。車緩緩靠站時,我忐忑不安地望著窗外熙來攘往的人群,心中湧起複雜的情緒。此行,是為了見一位從未謀面的親人—我的同父異母大哥倪國經。

就在這時,身旁的朋友突然激動地說:「快看,那位一定是你哥哥!你們長得實在太像了!」我循聲望去,月台上站著一位神情焦急、四處張望的老人,雙手高舉著一個牌子,清楚地寫著我的名字:「倪國緯」。

我心跳加速,下了火車一步步朝他走去,當我們的目光交會,兄弟兩人眼眶頓時濕潤。大哥輕聲問:「是國緯嗎?」我點點頭,他立刻衝上前緊緊抱住我,顫抖著說:「終於找到你了,我們家終於又團圓了!」

這場重逢遲到了整整半世紀,跨越了戰爭與歷史的洪流,凝聚了兩岸家族間無盡的等待與思念。

父親從昆明逃亡的秘密

先父倪覺吾離世時,我年僅15歲。他始終沉默,未曾告訴我關於他在大陸的點滴往事。多年後,透過大哥的敘述,我才逐漸拼湊起父親逃離昆明的驚險故事。

1949年,共產黨軍隊攻入昆明城,父親作為國民黨忠貞黨員,身陷重重危險中。最後關頭,他毅然拋下家人,孤身躲避追捕,潛入最後一班離境的飛機。那架飛機從昆明飛往香港,再轉抵台灣,他一去,便是永遠。

父親踏上台灣的土地後,人生就此轉變,而他留在昆明的妻兒——包括大哥國經,則從此陷入生活的艱辛,家族也因此一分為二,兩岸從此各自書寫截然不同的命運。

大哥的執著,寫信尋親30年

大哥倪國經長大後,始終無法忘記年幼時父親離開的身影。他從未放棄尋找父親的下落,不斷寫信到北京尋問當年父親的長官,後來投降共產黨的軍統大將-沈醉先生。整整三十年的堅持,終於得到回音,卻得知父親早已過世多年,只留下台灣的地址。

他於是又開始寫信到台灣,每年一封,卻一直沒有回覆,直到兩岸開放探親,我們才終於收到那封飄洋過海而來的信,打破了數十年的沉默,倪國經、倪國緯終於聯繫上了!

疫情與兩岸緊張,掃墓成為難以完成的約定

幾年前,大哥曾說想親自來台灣為父親掃墓,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這願望成為泡影。如今疫情過去,卻換來兩岸緊張的局勢,他只能在微信裡遺憾地說:「這輩子,或許很難再來台灣看看父親了。」

聽著他蒼老卻充滿遺憾的聲音,我心裡倍感酸楚。清明節,本該是闔家掃墓、慎終追遠的時刻,我們卻仍只能隔著海峽遙遙相望。

清明節的真義:記住過去,珍惜現在

每年清明掃墓,我都細心清理墓碑,將父親的過往與家族的記憶細細回顧。從父親昆明的逃難,到兄弟兩岸的重逢,這些故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播放,提醒我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融合寒食節與上巳節,成為慎終追遠的重要節日。這天,人們祭祀祖先,掃墓、上香,緬懷先人,延續著一代代的情感與記憶。

春秋時代,介之推的故事成為清明節起源的經典傳說;漢高祖劉邦撕紙尋親的典故,則象徵著清明節掃墓尋根的永恆意義。這些動人的故事,都強調著「慎終追遠」的價值,提醒我們無論世界如何改變,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源。

今年清明,回去掃墓吧

清明節,不只是傳統習俗,更是一個與親人相聚、與歷史對話的契機。對我們家族來說,它更代表著跨越海峽、兄弟情深的真實故事。

儘管大哥暫時無法親自來台,但我會替他完成這份心願,為父親添一炷香,講述他這些年的故事,告訴父親,我們兄弟倆終究跨越了千山萬水,重新找回彼此。

今年的清明節,請記得回去掃墓吧。不僅是緬懷祖先,更是提醒自己,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因為那些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平靜日常,都是先人用血淚換來的珍貴禮物。

avatar-img
倪國緯的沙龍
2會員
42內容數
過去我總是以幕僚自居,寫的文章也都以老闆的名義對外發表。直到有一天,面對網路上的霸凌與不實報導,才深刻體會到——當自己的名字被拿來消費,卻連澄清的機會與身分都沒有,是多麼無力。 既然如此,那就誠實地做回自己吧。說該說的話,表達真實的想法,也希望能在這裡與大家坦率交流、彼此激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倪國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年平安夜,臺灣社會遭逢剴剴案的重大悲劇,此案凸顯司法體系、社工體系疏失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死刑議題的強烈反思。本文探討剴剴案所引發的社會憤怒、司法無助感、以及大眾對於正義的渴望。
本文探討選擇的智慧,以飼養柴犬的經驗和哲學故事「布里丹毛驢悖論」為引,說明人們在做決定時常面臨的困境:過度追求完美或不斷比較,反而錯失良機。文章提出三個關鍵步驟,協助讀者在複雜選擇中找到最適解:設定標準、控制參考、果斷決定,並以「37%法則」說明如何有效率地選擇。結論強調.........
加州洛杉磯近期發生毀滅性大火,造成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凸顯美國基礎設施老化、氣候變遷和政治惡鬥等深層問題。文章探討野火成因、政府應變措施的不足,以及兩黨政治角力如何影響災後重建。
本文描述作者在北京和美國雪城經歷的與雪相關的故事,從同事艱辛的回家旅程,到北京夜間施工的寒冷體驗,以及初見雪花的驚喜,表達了對雪景的感受和對新年的期許。
隨著台灣對電動自行車管理愈加嚴格,「掛牌上路」的要求也即將生效,從2024年11月30日起,所有電動自行車必須掛牌及投保強制險才能合法上路。這個政策讓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北京工作時,購買電動自行車的經歷,當台灣電動自行車即將迎來「掛牌上路」的時刻,這條法規像是把我帶回了那段北京的回憶。在那座繁華而擁擠
台灣的未來,不能寄託在別人手上 如果說世界是一盤棋,那麼台灣正站在最關鍵的棋局之中。這不僅是一場軍事與經濟的角力,更是國際秩序與價值觀的試煉。而在這場較量中,南海的每一絲波瀾,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化為影響台灣的驚濤駭浪。倪國緯深知,面對中國在灰色地帶的戰術擴張,台灣不能只是一旁的觀察者,而應當成為主
2023年平安夜,臺灣社會遭逢剴剴案的重大悲劇,此案凸顯司法體系、社工體系疏失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死刑議題的強烈反思。本文探討剴剴案所引發的社會憤怒、司法無助感、以及大眾對於正義的渴望。
本文探討選擇的智慧,以飼養柴犬的經驗和哲學故事「布里丹毛驢悖論」為引,說明人們在做決定時常面臨的困境:過度追求完美或不斷比較,反而錯失良機。文章提出三個關鍵步驟,協助讀者在複雜選擇中找到最適解:設定標準、控制參考、果斷決定,並以「37%法則」說明如何有效率地選擇。結論強調.........
加州洛杉磯近期發生毀滅性大火,造成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凸顯美國基礎設施老化、氣候變遷和政治惡鬥等深層問題。文章探討野火成因、政府應變措施的不足,以及兩黨政治角力如何影響災後重建。
本文描述作者在北京和美國雪城經歷的與雪相關的故事,從同事艱辛的回家旅程,到北京夜間施工的寒冷體驗,以及初見雪花的驚喜,表達了對雪景的感受和對新年的期許。
隨著台灣對電動自行車管理愈加嚴格,「掛牌上路」的要求也即將生效,從2024年11月30日起,所有電動自行車必須掛牌及投保強制險才能合法上路。這個政策讓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北京工作時,購買電動自行車的經歷,當台灣電動自行車即將迎來「掛牌上路」的時刻,這條法規像是把我帶回了那段北京的回憶。在那座繁華而擁擠
台灣的未來,不能寄託在別人手上 如果說世界是一盤棋,那麼台灣正站在最關鍵的棋局之中。這不僅是一場軍事與經濟的角力,更是國際秩序與價值觀的試煉。而在這場較量中,南海的每一絲波瀾,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化為影響台灣的驚濤駭浪。倪國緯深知,面對中國在灰色地帶的戰術擴張,台灣不能只是一旁的觀察者,而應當成為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有一个無蹛佇台北的朋友介紹一个朋友V予我熟似,講:「恁攏蹛台北,較近。」   伊予我V的line,加一句:「伊真有孝。」   我佮V聯絡,約見面。伊這馬佇陪老母,無上班。一開始是伊的老爸破病,愛人照顧,大家參詳落來,叫沒結婚的小妹V辭職,轉來顧老爸看起來是上好的安排。厝內面的人予伊錢,等於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舅公的相聚。同時也談及了對於傳承和自然共生的深刻理解。探訪親人以及對親情思念的內容,堅持人們更多的時間轉移到握手間的暖意,表達作者對於親人的回憶與感情。筆者認為旅行對於自己而言,不只是去看看不同生活方式,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而是去找尋自己。
Thumbnail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到了這個時節前後,許多家庭總會挑出一天前去祭祀祖先,也是一般家庭團圓齊聚的日子,好不容易遇上的遠房親戚,也會趁著這個時候互相更新近況。而對我來說,這幾年除了家庭的祭祀活動外,還多了一個固定的團體活動,繼傷感又溫馨。當許多人緬懷哥哥的同時,我們也一同緬懷著我們的哥哥。 哥哥比我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有一个無蹛佇台北的朋友介紹一个朋友V予我熟似,講:「恁攏蹛台北,較近。」   伊予我V的line,加一句:「伊真有孝。」   我佮V聯絡,約見面。伊這馬佇陪老母,無上班。一開始是伊的老爸破病,愛人照顧,大家參詳落來,叫沒結婚的小妹V辭職,轉來顧老爸看起來是上好的安排。厝內面的人予伊錢,等於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舅公的相聚。同時也談及了對於傳承和自然共生的深刻理解。探訪親人以及對親情思念的內容,堅持人們更多的時間轉移到握手間的暖意,表達作者對於親人的回憶與感情。筆者認為旅行對於自己而言,不只是去看看不同生活方式,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而是去找尋自己。
Thumbnail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到了這個時節前後,許多家庭總會挑出一天前去祭祀祖先,也是一般家庭團圓齊聚的日子,好不容易遇上的遠房親戚,也會趁著這個時候互相更新近況。而對我來說,這幾年除了家庭的祭祀活動外,還多了一個固定的團體活動,繼傷感又溫馨。當許多人緬懷哥哥的同時,我們也一同緬懷著我們的哥哥。 哥哥比我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