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

含有「三民主義」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只要貪婪存在 再好的制度也是紙上談兵 這只是我個人觀察 掌權者們不管打著民主或共產主義的名號都無所謂,只要人民專注著去對抗"敵人",乖乖的接受少數特權人士的統治而不自知,努力工作為他們推動經濟來賺錢,這才是他們要的。 貪財的難進天國 …23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Thumbnail
麋鹿林-avatar-img
2025/03/18
sunnielei-avatar-img
2
資本主義建立在對人性的過度樂觀,而共產主義卻是過度悲觀。我很同意政府應該給每一位人民一份基本的收入,保障基本生存權。
sunnielei-avatar-img
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13
sunnielei-avatar-img
1
好評論。
sunnielei-avatar-img
1
四點多,冬日餘暉難得在191路線上揮灑,依往例停車點根長壽(報說騎機車抽菸要開罰 了),他一直蘊釀戒菸的理由及情勢時機,可是那麼多年過去,除了上班時間, 他一口也沒少抽過。像訂下一個很好的目標實行,又怕目標達成後,失去重心的虛空, 於是乾脆將其高掛仰視,束之高閣,不時遙望瞻仰,以誌不忘,此心不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 臺灣民主化的一部分 從上至下、由左至右:1947年2月28日,民眾前往專賣局臺北分局抗議,並將專賣局臺北分局內的火柴、香菸等物品存貨堆積焚毀;1947年3月6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舉辦成立大會,正式選出常務委員;在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戒嚴令後,臺北市榮町大街的人潮消失;在二二八事
最近台灣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為了跟藍白支持者搏感情,透露自己讀建中的時候,清晨四點在國父遺像前背三民主義,引發眾多議論。我身為在解嚴初期讀高中的半百老翁,即使到了現在,聽到三民主義還是心頭一驚,這隻讓莘莘學子聞之喪膽的妖怪,以其不死之身在2025年又重出江湖,居然還可以攪動當今台灣政治的一池春水…
Thumbnail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2/23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avatar-img
7
中華民族的死結就是不能分割,一定要捍衛「大一統」,這是秦滅六國後的惡果。 其實中原本來就是種族文化多元的社會,硬要被漢化,被「統治」,根本是獨裁霸道,孫文的「五族共和」,不如採取邦聯制度更好。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avatar-img
7
蘿娜自語 國民黨就是要死巴著共產黨不放,三民主義對上共產主義,貌似對抗、實則同流,很高明的手法,不愧是一手拿美國資源、一手和共產黨互通有無的高手
1
諸位好,今天與諸位說說我寫的《歸宗民國——華夏上古之天命》一書(免費閲讀鏈接見本文末)。因有讀者反饋說我寫的兩本書有點深,讀起來不容易。所以,最近我將我2020年——2023年寫的兩本書融為《歸宗民國——華夏上古之天命》一書,不僅讀起來較前兩書容易,且條理極爲清晰。拙作將中華民國由人上達於天——中華
歐洲國家與美國在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差異,特別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對比。 社會主義國家:文中提到的「社會主義國家」指的是那些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上強調政府干預、社會福利和公共資源分配的國家。這些國家通常提供較為慷慨的福利制度,包括免費的醫療保健、教育、失業救濟等,以減少貧富差距和提高社會公平。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在某所大學的三民主義課堂上,兩位同學大笑的往事,想起原因令人不禁莞爾。
Thumbnail
有趣!也讓我想起自己的一段跟三民主義有關的往事,在我那個更早的時代,大學聯考錄取率不到20%的時代,我在高三曾代表班上參加全校「如何以三民主義解救大陸同胞」的作文比賽,然後我得到優勝,還上台領獎狀,但...我大學聯考三民主義卻考不及格(當年這一科也是以100分計算的,但我沒甚麼興趣讀),害我志願掉了好幾個...其實當年作文題目應該是「如何以三民主義拉低我的聯考分數」😩...
2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3
1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這一科真的很討厭,都是要背誦的,有很多還是法條之類的,然後考了也沒什麼用…
1
  這些如今被「民族、民權、民生」等抽象觀念包圍著的街區,過去曾經以一種真正地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聯在一起的方式被稱呼。那裡之所以是米街是因為人們在那裡處理米、買賣米,他們把處理下來的米糠轉移到西側的「粗糠崎」,然後到抽籤巷那裡尋求神意。
Thumbnail
十里洋場煙花地,風雲際會上海灘。黃浦江畔一回眸,人生若只如初見。
Thumbnail
Red-avatar-img
2024/04/22
3
莎佛,妳分享到這些,寫作時間大約多少?我從以前就想請教,可每每下筆後,自己岔題就忘了,呵入黨,當然是為了發財升官啊,這是我的回答,哈
3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2
1
Red 哈,難得有人好奇。看了影視作品、尤其是中國的影視,通常會在知乎和豆瓣讀讀相關帖子,不時讀到精彩文章,一得。另外,自是不想重複別人已寫過的角度,得另闢蹊徑。寫作過程當中,經常回去重看,特別是想抄錄對白時。一邊寫,一邊想如何將觀點合理化,一邊修改語句用詞或結構,稀鬆平常。從動筆到完成,六、七個晚上的投入,絕不誇張。有時,更長。那些談詩論詞寫史的,輕輕易易兩個多禮拜。天縱英才者,自可以寫得又快又好。但我不是,只好時時勤拂拭。兩、三年前看《覺醒年代》,其中讓我感動的一幕是,徐世昌想到歷史將如何評他,不禁潸然落淚。感覺民國之時,有些人仍有士大夫風範。已久不關注台灣政治,因為:小丑跳樑,魑魅魍魎橫行,污我的眼、又污我的心。倒不如把時間花在關注王一博,一個純粹美好的存在。哈哈,光看他跳舞,就很開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