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去過臺東的知本泡溫泉兩次,我已經忘了泡了什麼溫泉住什麼飯店,但這兩次仍在心底都留下美好的印象,美好的是知本晚上的小夜市,只有一條小小的主要道路,我在那喝了一杯美味的洛神花茶,讓我對洛神花茶大改觀,可惜在別處再也沒喝到過那滋味,人群有點多但沒多到令人煩躁,吃的用的玩的攤販恰當充盈著,每個不同的小攤位及群眾的熱氣妝點這一切, 知本的夜晚完美絲滑,閃亮又低調縈繞我記憶裡,我給它取名(星星腕帶)(知本夜市)(閃爍小街)標籤著喜悅美好,柔黃燈泡如夜星閃閃發光。
而第三次再去知本回來後,我到處跟認識和不認識的人說知本的壞話,我說(台東完了)(知本死了),那是在大陸客開放觀光來台的後段。
閃亮亮無數攤位造就出的星星腕帶消失了,人群也不見了,現場是多數沒有開門營業的玉石及木頭雕店面,它們是從原來小攤位後店家出現,無任何美感裝飾招牌只有大大文字表示出<賣台東名產玉石,大理石,木頭>小小短短的街道都是<賣台東名產玉石,大理石,木頭>參夾<台東名產麻糬>跟大型飯館,不在有閃爍的小燈泡,也沒有其他遊客,我記得的最後畫面是夜晚出來覓食的我,凝望沒開燈的黑暗店面<賣台東名產玉石,大理石,木頭>跟乾燥無人無機車的黑色柏油馬路。
我的星星腕帶變成是略帶陰暗敗破小村,註記:等待滅亡中。
如果不是與記憶中不變,那賣溫泉蛋的業者還在,我都不敢相信這曾是同一個地方,我當時就一直跟朋友說台東完了,我的心是痛且氣著,我的痛是為何當初美麗的知本不見了,我的氣是台東短視只見近利的商人,把台東,至少是知本,很明顯,把它玩完了。
很久很久之後,就像說出一個西方格林童話故事的開頭,在很久很久之後,因其他的因素下我又去知本了(不帶任何期待),那時大陸客已經不在來好一陣子了(我記不住時間點只記得事件帶),晚上時我感動的發現,我的小星星攤位漫遊回來了,雖然還不夠多不夠亮,但依舊潤黃溫暖,有可靠的發展雛形,人群也像海水的砂砂點點出現,沒有很多但一直維持適當數量,有著會繼續下去的積極發展,跟我上次來看到的絕望相比,好太多了,我感受到生機,希望過去那條閃爍的星星腕帶,有一天會回來,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再度回來,我也期望,大陸團體觀光客不要再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