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

含有「梅毒」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近期研究顯示,單劑量苄星青黴素G治療早期梅毒的療效與傳統三劑量方案相當,為醫療資源有限或希望簡化治療流程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然而,懷孕婦女、神經梅毒、眼梅毒、耳梅毒患者及晚期潛伏梅毒患者仍建議採用三劑量方案或其他更長療程。本文將深入探討單劑量與三劑量療法的優缺點,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建議。
Thumbnail
今年暑假應該滿多人去看「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有一則鬼滅的討論讓我滿感興趣的,就是每一隻鬼都有其疾病的意象。例如:黑死牟=黑死病、童磨=肺結核等等。剛好我們來聊聊上弦之六 墮姬&妓夫太郎,它所代表的梅毒意象以及梅毒的篩檢議題。
如果你是16歲以下滴朋友們,因為這時候的你如果有性行為可能有法律問題,所以請看看就好等尼滿18歲到那天喔~ 到各地蒐羅有趣的保險套已是出差行程的必要之一,主要是觀察當地的健康促進情形及價格cp值~ 不過這次在馬來西亞只有待機場,還沒機會進市區run也許有點偏頗也說不定,還請馬來西亞通協助提點~~
Thumbnail
有看到貓山王跟芒果糯米飯口味嗎?
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2
跳鼠飛行日記 哇 感謝資訊 下次窩要來去買~~!
先天性梅毒的案例分享,說明梅毒如何透過母體傳染給胎兒,以及案例中夫妻如何應對疾病和婚姻的衝擊。文章強調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及早診斷治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著迷於「人類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大哉問,你一定聽過關於梅毒的「哥倫布假說」:梅毒其實是來自新大陸的「恐怖回禮」;我打賭你也聽過,鼠疫來自於中國這個說法。但是,口述歷史經常不完整、而且常帶有口述者本身的偏見。所以,你是否懷疑過,上面那些說法是真的嗎?這些疑問,現在有了全新的答案。
Thumbnail
以前在10號書坊上英文課時曾經有段奇妙的旅程。那時很頻繁的去上課,所以有時下課後就會在店面跟書店老闆聊聊上課的心得。老闆私下跟我說:唉,老實講,老師就是人長得不夠漂亮,沒有辦法。 。 據說第一代在10號書坊開課的英文老師是個長得非常帥氣的外國人,幽默又風趣,所以很受歡迎。但是他後來到大學去教課,沒有
醫生,你說什麼是...先天性梅毒? 亭亭抱著2個月大的兒子祥祥,充滿疑惑地問道。 祥祥出生評估一切正常,但在2個月大的時候突然一直高燒不退,輾轉看了幾間診所,病情都未見起色,轉診到醫學中心,經抽血及X光檢查確認是梅毒感染,亭亭也被要求驗了梅毒,醫生也提醒得找丈夫回來驗。 「或是你有其他的性伴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5/02/23
驗出性病,常常會爆出婚姻中的一些事情 很高興來留言😊
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3
創文者雪源 歡迎常來!
今年才開始認真補足性教育知識,在這之前完全是幼幼班等級,對於避孕、身體構造等完全不了解,由於另一半是西方人,對於談論性相關話題不會避諱,才深深體會到東西方性教育程度真的差很多,亞洲對於性話題比較敏感害羞,不太會跟家人朋友談論,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危險,不管男女生都要有成熟完善的性教育,才能保護自己和他人
Thumbnail
【日本東京都梅毒患者人數飆升】 日本東京都的梅毒感染患者,2023年達到3701人,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分析,感染者中有70%是男性,30%是女性。 依據年齡分析,今年以來,共有2460起梅毒確診案例。
Thumbnail
近年來梅毒感染數逐年上升,梅毒是一種性傳染病,主要原因是感染梅毒螺旋體。梅毒症狀在初期不明顯,後期則可能導致皮膚病變、神經系統損害等嚴重併發症,正確預防和治療是避免梅毒感染的關鍵。 致病原因 梅毒的致病原因來自於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這個病原體,而常見的傳染感到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