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自在

#法喜自在含有「法喜自在」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阻力 事情總是這樣:當你一意孤行,非要去完成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之時,阻力就自然而然的出現。它會在你的旅途中事先設下許許多多的關卡,而且越來越難的,要你一路過關斬將,考驗你的意志力。其實這一些阻礙,不過是障眼法而已,只要你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便輕易可以征服了。可惜的往往卻是如此:明明知道是假象…..
Thumbnail
2020-11-16
6
道謀「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於孔子《論語》。一般的解意:「人各有志,不能強勉。」我個人認為「道」字指喻廣泛,可指:人生志向,思想觀念、學術主張、宗教信仰等等。因此,我覺得不論為人處事,或是朋友相待,都不宜執著;既然彼此磨合了,仍然有感:道不同,志不合,就應當做出明知選擇。有些時候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志…..
Thumbnail
2020-11-14
4
吃素「吃素」的定義是指以不食肉性食品為飲食方式,並非宗教信仰。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無條件的選擇成為一名素食者,常期短暫,都無所謂。吃出健康就好。倘若不吃肉類,也不葷食(指:葱韭芥蒜煙酒肉蛋都戒食),是嚴格的素食者,一般為佛門弟子或修道人士才如此食法,俗人吃不慣的話,大可免之,不必强求。
Thumbnail
2020-11-11
8
時間當受到委屈之時(任何委屈都好),不要怨天怨地,痛心喊冤不公平。說破了,這世上從古至今不曾有過公平的事,唯一真正公平公正的是「時間」;它給予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會多一秒,也不會少一秒,沒有商量餘地;至於如何用它,看個人。而對於那些真正的冤情,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還冤者一個公道。
Thumbnail
2020-11-05
7
心靈空虛 一個人之所以會「心靈空虛」,是因為沒有寄託。「寄託」則是把自己多餘的時間安排在有意義的活動上。而「活動」讓人身心愉快,無暇鑽牛角尖;另一方面,是由於自己享受了參與感,不知不覺走出了孤獨感,於是「空虛」便自然而然消除,不再纏身。
Thumbnail
2020-10-30
10
治心治心有方,分為對內和對外兩種。對內:是因為心不對口。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話並非由心而發,心虛感導致。若不口是心非,坦蕩蕩的,當然舒心。對外:是因為對人對事無法稱心。不如意,不如所願,故而心生反感導致。若學會豁達,任由它去,自然可以寬心自在。
Thumbnail
2020-10-22
7
滿 「滿」雖然喜氣,卻不是一個好字。原因是世間一切事物,只要滿了,便無法繼續,比如:水桶的水盛滿了,就添不得;人自滿了,就不會再去突破自己等等……總而言之,不管什麽事,不「滿」,才有延伸的空間。
Thumbnail
2020-10-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