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遠

含有「疏遠」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自從開始記錄夢境,記憶的門扉似乎為我敞開,夢的頻率與清晰度都隨之增加。夢是意識的碎片,無需太過苛求邏輯,畢竟,有些情節的荒謬連我自己都忍俊不住。 在這場夢裡,我化身為一名少女,髮絲是揉合了銀光的紫羅蘭色。與我一同生活的,是母親、妹妹,還有一個未出場的弟弟。 一日,身心靈老師「瓦遇」的身影穿過街角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8/02
夢境是現實延伸
以「距離」為啟發,指出最長距離非公里數,而是心靈疏離。距離不只是空間問題。透過朋友留學經驗及張小嫻名句,闡述心與心疏離比地理遠方更遙遠。科技雖拉近物理距離,卻不必然靠近心靈。適當距離是成熟的靠近,旨在成就理解與尊重。如一行禪師所言,「真正的在場」是心的在意。這提醒我們,適當留白能讓愛更自由流動。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距離#空間#疏遠
回想小時候,我們常被長輩叮嚀「看到人要問好。」而在被教導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問好」是一種禮儀。隨著大人的機會教育,我們逐漸從肆意生長的野草,慢慢收斂成懂事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學會「排隊」、「輕聲細語」等公共場合的禮儀。 然而長大後,這條「習禮之路」並沒有因年齡增長而停止,只是身邊少了那個會不厭其煩地
Thumbnail
Mr. Colin-avatar-img
2025/04/07
其實人是很難改變的,除了體現在自己做不到以外,要改變別人也經常是枉費時間;所以我相信這些價值觀是一種人際篩選,而不需要我們去教育。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7/20
我遇見過孤兒院長大的同事 一開始很小心的人際態度 總讓人覺得他閉鎖內向 直到某年邀他在家吃年夜飯 可以察覺對團圓的新鮮感和對年夜飯氛圍的好奇 微醺後才驚奇其實是能健談的人叨叨絮絮的聊起過往 就是七情六慾人生全本的微小說 有笑卻尷尬 有淚卻只留眼眶 是不再落淚的大人了 但赤子之心還是炙熱的 當下我忽然覺得人生的遭遇和際遇和他比起 簡直是“幼兒園”級的這樣出身的三觀和一般人肯定不同 我在電影“孤雛淚”感受過孤兒的缺依少愛 也見識幼小心靈的太早啟蒙和早熟 堅強是這種遭遇的人的標準配備 也許武裝得太久 貌似冷漠無情其實還是肉體之身 除去三觀的擇取不同 基本上還是普羅大眾的成員之一至於受原生家庭凌虐 或感情受挫或生涯跌宕而封閉自我的也大有其人 獨來獨往的俠客固然絕塵飄逸 但承受孤獨又是另一個科目和話題 紛紛擾擾的日子或者過於平常 但小打小鬧正是家庭的最寫實樣貌我最愛舉的例:夫妻不是生活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了架還能生活一輩子。
村上春樹有一句話:「我喜歡你並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後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經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經是,以後也會是。」
愛的再深也經不起冷落。有些感情,總是晾著晾著就涼了,有些人,總是走著走著就散了。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2/13
人走茶涼都代表一種失落 尤其是不可逆轉的樣態。
由於女生之間的友情較重視心理層面的交流 其實跟愛情有很多相似之處 女生之間的三人友情就比較會有問題 而這兩個問題有相同之處 所以放在一起討論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是衍生出來的 歡迎討論 不知道大家的求學途中 有沒有曾經或目前正式處於三人友情的關係?(最好是三個女生的,如果是二女一男或一男二女或者三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