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Colin-avatar-img

Mr. Colin

46 位追蹤者

Mr. Colin

46 位追蹤者
化學材料雙碩士|5個月從50音到N2|28歲 - 外商副理|31歲 - 日商襄理|35歲回外商- 客戶經理|職場 / 生活 / 語言 / 趨勢 |分享婚姻、親權訴訟及家暴保護令聲請經驗 |
avatar-img
Mr. Colin 相談室
41會員
196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昨天聊到公司的工作狂 G社友人一舉突破盲腸: 大家以為工作狂是在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 其實別人只是看著一台工作機器 如此而已 沒有任何價值會被看見 因為誰也沒有那麼不可替代 但是工作狂表面上用長工時催眠自己 其實是內在的自卑感作祟 所以需要靠很多的工作來欺騙自己⋯⋯
Claydee-avatar-img
2025/11/07
有趣的觀點~以前前輩將會議主持人分成兩大類,一類因為種種原因「缺乏家庭溫暖」,下午開會時有股「我不想回家」要延續到天荒地老的感覺;另一類很注意控制時間,事先交代不必備餐,因為已約好要回家吃飯😆
雖然我對自己的了解是沒耐性 但社會化後的禮貌 不輕易打斷別人說話 讓別人好好把話說完 身為一個商業人士還是可以做到的 只有三種情況例外 我會用兩種方式打斷對方 這三種情況分別是:不知所云、沒有重點、不斷重複 而兩種打斷對方的方式 我用兩種中斷飛行的方式做比喻: 劫機或迫降
宇牛-avatar-img
2025/11/04
我不打斷別人跟我廢話,我只問關鍵問題,你不給答案⋯那你就算說了三天三夜,我還是一樣的問題~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1/05
宇牛 我改天想寫一篇問問題的文~
如果可以量化 最後一次努力以達到某個成功的過程 那是一段可以總結描述的旅程 例如:苦讀一年考上,花了一晚完成。 但是每一次的挫折前的每一次努力 都是難以清楚描繪的糾結 更遑論量化之 成功是那麼的短暫 就像抵達的過程一樣 常常是一句話就可以說完⋯⋯
宇牛-avatar-img
2025/11/01
失敗只是為了成功~
這篇不探討如何鍛鍊高情商 只想先定義清楚 什麼是高情商? 最近在看一本書:向內修復 裡面提到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部電梯 會上上下下 這很正常 有從深度睡眠的修復穩定到極端焦躁的不安狀態 這台電梯的移動 或稱為情緒的波動 其實很正常…
左先生-avatar-img
2025/10/20
很有用的一篇文章。與其駑水建堤,不如海納百川。
再次強調這個評價不是我下的 是我老闆 當我問她關於公司內部當責的問題時 沒錯 一間公司沒有人做的事情 就是業務的事情 每個身為業務的從業者在入這行時都有這個覺悟 但是這真的是健康的嗎?
宇牛-avatar-img
2025/10/19
一堆這種人
難道你會說中文是我的專長這種蠢話嗎? 不會 因為中文是我們的基本能力 客戶說 竹科媽媽們太捲了 雙語幼稚園已經不夠 現在還要會第二外語 聊下來 有一個心得是 很多家長還停留在英文很重要 所以從小要把英文學好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 但是現在的即時翻譯已經非常普遍發達 無論是
宇牛-avatar-img
2025/10/18
其實如今未必中文好!「精通」跟「能溝通」差距很大⋯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9
宇牛 是的 同意 所以我只討論學齡孩童可以掌握的部分 他們需要的不是精通中英文~可以溝通即可
『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甚麼,神也必賜給你。』約十一22 最近不斷反思兩件事: 從對別人的反應內觀自己的狀態 從別人的反應看透對方內在本質 新職場上發現一些看不慣的 但因為工作時間成本已經投入超過預期 情緒資本上想要保有更多的餘裕 於是我開始只看事情怎麼進行 不聽雜音
src
src
左先生-avatar-img
2025/09/10
小時候看四驅車和戰鬥陀螺,佛門中人如爆林寺也有派人參與的XDDD,所以他們也要看看新科技(誤)。 正經地想,有聽說過宗教團體有投資在不同領域上,可能是實際需要,也可能單純錢滾錢的理財之道,所以他們是有龐大資金的投資者。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1
左先生 有理!應該是這樣沒錯👍🏻
匿名投票
老花症狀
一下就出現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