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場

含有「私校退場」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身處一個動盪、不友善的教育環境,而私立學校,更是在少子化、制度限制與資源不均中艱難求生。 我對外發聲爭取私校權益,有些人擔心學校因此「被貼標籤、被針對」。這些擔憂我理解,但我也想邀請大家,一起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發聲」這件事。 近來國際動盪局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對照。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掀起全球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6)於少子女化對技職教育永續發展公聽會時,針對技職教育內容精進、品質提升等議題,表達關心。郭昱晴表示,私校經營退場與否不是重點,如何提升技職教育與私校教學品質,才是需要大家努力的關鍵。 郭昱晴表示,自己本身就是服裝科高職生前三名畢業,為了考大學去南陽街
臺灣某大學因財務問題宣佈倒閉,將23.6億的校產全數過戶給另一機構,成為全臺首例。此事件揭示了少子化對私校招生的嚴重影響,並引發關於如何經營及轉型教育機構的討論。根據《私立學校法》,停辦學校後可改辦其他教育或社福事業,結合醫療與長照概念,可能成為未來應對人口結構變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高教因應少子化趨勢相關專報,以明道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為例,分析當前「退場學校在校生安置」與「公私立學校財務惡化」兩大問題交織所產生的僵局,並要求教育部積極輔導改善。 郭昱晴表示,台灣的新生兒從1990年30萬名、2008年20萬名,到2
Thumbnail
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之下,如何利用退場大學的校舍校地,提供熟齡者宜居安養的處所?本文提供作者個人的發想。
Thumbnail
非賢君子-avatar-img
2023/06/12
這願景很美但我覺得要實現仍有一定難度這裡缺少了關於居住費用的問題就目前政府照顧老人福利來看這筆費用肯定相當龐大又加上生育率低靡老年人口攀升到了2030年可能是老人養老人的年代還沒住到淡然居就先被無法退休的年紀直接壓垮。(現實的2030)😭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2
非賢君子 目前日本已經是70歲退休,其實晚點退休才不容易衰老,也才有足夠的資源退休。很多歐洲人甚至於7-80歲都還在工作,因此老人養老老人也沒甚麼不好。由於台灣人的醫病習性,不健康餘命比歐洲人士長很多,但如果有健康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漸少醫療資源的耗用,加上這些校園空著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才會有此發想。至於2030,這日期的確無法期待的,也許我該加上2040或2050吧!(當初是因為參加徵文,才壓這個日期的)。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引進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國家,先後歷經明治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教育改革後,1980年代後在國力強盛與人口老化的背景下再進行了所謂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同樣面對少子化,日本的諸多大學改革政策與臺灣相似,又有什麼值得台灣參考和學習的地方呢?
Thumbnail
註冊率可以「操作」,例如教育部的「寄存名額」政策會造成學校寄存的名額越多,招生人數就越少,註冊率便會拉高。但問題是沒有學校抓得準該寄存多少名額,結果就變成大家都在「賭」!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