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30、2040或2050年的遠目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目前高齡者鮮少與晚輩或親友同住,生活起居欠缺照應,居住空間或環境也未必符合需求。然,優質的養老院昂貴且一位難求,因此,我們未來可宜居安養的空間在哪?

由於少子女化之故,部分私立大學已發生招生人數不足的問題,亦可能面對即將到來的退場機制。這些退場學校的校舍校地何去何從?是否可再利用並轉型為更適合的用途?

以下是我的發想。

******

2030年,我與老公已屆古稀之年,決定搬進淡然居。

淡然居是公辦民營的樂齡集合住宅園區,位於因少子化招生不佳被勒令停辦的大學校園之中。園區依山傍水,草木扶疏,且四時繁花盛開,不僅有設計良好且強度不同的步道系統,也有先進的照明、監測及保全系統。

它沿用學校的體育館、球場及泳游池,改建成為樂齡族適用的運動中心、復健中心及水療中心。運動中心固定安排強化肌耐力及體力的課程,復健中心提供優質且無須久候的復健環境,水療中心則有游泳池、SPA及蒸氣室。

它也沿用原有的教學大樓,提供不同的課程,如語言、技能、演藝、人文、科學等等,滿足所有學習的需求,甚至可累積學分取得學位。

學生宿舍及教師家庭宿舍被整修為單身、雙人或多人住宿,提供行動方便且生活自理的個人、夫妻、家庭或朋友居住,房間配置由一至六人不等。

房間內配置有多功能AI家居系統,控制溫濕度及照明,並提供AI機器人協助清潔、備餐及陪伴服務。AI機器人亦可連線AI心理諮商師,提供身心輔導。如發生意外,如跌倒或火災等,家居系統或機器人會及時聯繫辦公室、常駐醫生、消防隊或醫院。

我們穿戴的多功能感應系統,無論是時髦的AI眼鏡、項鍊、手環、手錶或腰帶等,啟動後可不斷地偵測及回報血壓、脈搏、睡眠及律動,並適時做成支援或醫療決策。

因為醫學發達及內嵌式AI輔助元件,慢性疾病如三高、老花視、退化性關節炎或癌症等等,也都有關鍵性的發展,無須全然仰賴藥物。

2030年,傳統的汽油引擎車已經消失,智慧交通路網已建置完備。

如想離開園區出外逛街,隨叫隨到的無人計程車或無人公車可送你去軌道車站或目的地。我這無腦老嫗如果忘記攜帶錢包,只要雙手一揮,也能到處趴趴走。

我熱愛旅行,不因年齡增長而削減,反而變得更隨心隨興,VR的擬真,讓我不出門也能臥遊環宇。

如欲享受飛行的樂趣,飛行器已經變小,搭載人數更有彈性,也更舒適及快捷。以往亞洲飛歐洲動輒十個小時以上,現在只須三到五個小時。為何是三到五個小時?因為如果飛得太快,連打個盹、看場電影或吃頓飛機餐的時間都不夠。

雖然我將活超過100歲,但身後事早已想好。沒有儀式沒有悼念,我的骨灰將灑在熱愛的大地,而我的過往將鑄成NFT,分贈給好友。

可惜這願景鐵定無法在2030年如願,但希望2040、2050或不久的未來,大家都能有更優雅及優質的老化環境。


[附註]

台灣出生的人口日減,高齡化現象日趨嚴峻。2022年,高中生的生源已經超過大學招收人數,因此,台灣政府亟思如何建立大專校院退場機制。

台灣的大學由90學年度(2001)的57所,陡增至111學年度(2022)的126所(資料來源);然入學人數由100學年度的(2021)的27萬人,估計陡降至119學年度(2030)的19萬,再降到126學年度(2037)的18萬人(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08higherstudent.pdf)。因此,曾有人預估,台灣還會關掉40所大學(資料來源)。

生源減少,讓有些大學,特別是後段班的私立大學,不得不退場。一旦退場,私立大學的校產須收歸國有,因此,有些私立大學設法苦撐,甚至非法招收外籍生來台打工,這是當年政府未全盤考慮之下的悲劇。

因此,大學退場,這些廣闊的校園何去何從,因應高齡化社會,也許改建為養老院最為合適。

******

原為Matters的「2030 年,我……」用文字描繪你的 2030 年!徵文而寫,部分內容業經修改調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4.9K會員
283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之下,如何利用退場大學的校舍校地,提供熟齡者宜居安養的處所?本文提供作者個人的發想。
Thumbnail
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之下,如何利用退場大學的校舍校地,提供熟齡者宜居安養的處所?本文提供作者個人的發想。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由於疫情的搗亂,讓我的工程進度受到了影響,原定於2021下半季即啟動試營運的計畫, 也只能順延2022年第一季,我仍在努力趕工成長、茁壯。 我想用最好的自己呈現在你們眼前,在此之前,邀請您多關注我的成長介紹喔! 有你的參與,我將會更加有衝勁......
Thumbnail
由於疫情的搗亂,讓我的工程進度受到了影響,原定於2021下半季即啟動試營運的計畫, 也只能順延2022年第一季,我仍在努力趕工成長、茁壯。 我想用最好的自己呈現在你們眼前,在此之前,邀請您多關注我的成長介紹喔! 有你的參與,我將會更加有衝勁......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我曾經寫過一篇末日之戰之第十人理論:台肥(1722)>,不管結論是否對錯,這個社會上需要一些人勇於提出不同的看法,否則很多集體智慧的錯誤結論,會讓這個社會過得很辛苦。 還記得我在科技大學、藝術大學兼課的時候,我都一起兼課的老師溝通未來學校倒閉的困境,......
Thumbnail
我曾經寫過一篇末日之戰之第十人理論:台肥(1722)>,不管結論是否對錯,這個社會上需要一些人勇於提出不同的看法,否則很多集體智慧的錯誤結論,會讓這個社會過得很辛苦。 還記得我在科技大學、藝術大學兼課的時候,我都一起兼課的老師溝通未來學校倒閉的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