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記

#讀後記含有「讀後記」共 1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丫朵厭世讀書記】黃色臉孔每個人選書看書,心中總自有定見與某種程度的潛規則。
Thumbnail
2024-06-09
1
心裡的太陽不能落下。在看完《大稻埕落日》之後大稻埕落日,譚端。 「一九四〇年,歷史從這裡開始變動」,一九六三年,迎來另一個可能的歷史。 當「觀音山」改名「馬列山」,從「菩薩的面容」變成「列寧的情婦」,虛構的假設讓歷史全數顛倒,歪斜出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 「在臺北河岸這頭站著,望向三重,視野開闊,可以看到很遠的林口臺地」,
Thumbnail
2024-01-04
10
三四我就廢。在看完《四十我就廢》之後先來些和這本書無關的個人廢話,像是好久不見。 暌違很多很多很多個月,再次打開寫文章的編輯頁面,電腦是新的(舊電腦已經不支援雲端硬碟),眼睛是新的(做了近視雷射),這次閱讀和寫讀後記的方式也是新的。 從2019年1月的第一篇,到2023年1月的第一百六十篇,我都是一個邊看書邊寫筆記的人,
Thumbnail
2023-11-25
16
從容應對不確定的世界。在看完伊蓮.福克斯《心適力》之後伊蓮.福克斯,《心適力》。 變是生活唯一的不變,無常是人生唯一的常,即使過著最平順的日子,也會經歷各種迂迴轉折。當覺得自己錯過了機會、走到了死角,柳暗花明總有繞過障礙和挫折的路,開創新的可能。 既然人生不確定的部分無可避免,生活裡選擇太多而且很少有「對」或「錯」的正確答案,即使再怎麼樣的不情願,
Thumbnail
2023-01-30
25
透光練習從這本書,我了解到甚麼是老相識。 這是一趟奇蹟似的相遇,雖然沒有見過作家本人,卻彷彿認識對方很久,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你我臭味相投的味道。 孤獨,是需要練習的。後面所追求的,是一顆自由的心。不再被愛與追求認同的價值觀綁架,或許就能如鷹展翅上騰。 讓光線透進來,嘴角會不由自主地向上揚。
Thumbnail
2022-08-01
6
灌輸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在看完《真相製造》之後真相製造,劉致昕。 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英文書名《Reality is Business》,真相不只被製造,而是被製造來作為一門生意。在商業利益主導世界運行的現代社會,真相的造假不僅僅是辯證「真」和「假」的議題,
Thumbnail
2022-06-07
29
讀後喃喃之【散落星河的記憶-第一卷】 千旭:「這才是攀緣最美妙誘人的地方,就像是人生,永遠都沒有辦法計劃,總是會有意料不到的變故。變故不僅僅意味著困難,也意味著與眾不同的風景。攀緣路上正因為這些變故,才讓人永遠對生命心懷敬畏,期待著下一刻。」 駱尋跟千旭說:「花兒不會因為明日枯萎,今日就不開花。不要因為擔心明日的我,拒絕今日的我。」
Thumbnail
2022-05-11
4
隨手喀吧折斷一片蘆葦葉。在看完《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之後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宮部美幸。 本所深川有七件怪事,是東京都墨田區在江戶時代流傳的怪談/都市傳說。說是七件不可思議,事實上超過七件,在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之中,宮部美幸寫了七個和怪事相關的案件,成為這本不可思議草紙。
Thumbnail
2022-05-08
13
謠言的目的就是要瓦解心防。在看完《阿共打來怎麼辦》之後阿共打來怎麼辦,王立、沈伯洋。 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 「謠言止於智者」,可是當大家都認知不足、缺乏基礎常識的時候,謠言就會歷久不衰。因為沒有辨識資訊的能力,使得謠言有機可趁、掩蓋客觀事實,讓人們對國防需求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進而影響國家安全。
Thumbnail
2022-04-20
19
上帝為我關一扇門,卻沒有替我開另一扇窗,難道上帝是真實存在?-太宰治創生記創生記,創造生命之記;創生記,創傷生命之記。 當太宰治即將成為報章雜誌焦點人物,即將抱走芥川賞(日本最受矚目的文學大獎)之際,他竟然在對文藝評論家的回信上謾罵.恥笑那些赫赫有名的文藝作家,又在當面發表評論時說三道四,竟是些般不上檯面的話語。錢,不翼而飛。 不被當時所認同的現代流行文學
Thumbnail
2022-04-1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