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次貸風暴十年了,你真的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嗎?

2018/12/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08年次貸風暴,到今年已經10年了,大家可能還對房市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這些詞語還有些印象。但是如果要問: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怎麼來的嗎?應該還是有許多人答不出來,畢竟我們從新聞上得到的訊息都是碎片化的知識,很容易聽過就忘記了,這幾篇想要用故事的形式幫大家理解影響我們重大的「次貸風暴」到底是什麼?

銀行怎麼會倒?


次貸危機起因於銀行業的危機,從直覺上來說,銀行是個高度監管的行業,怎麼會有危機呢?其實銀行要有危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 銀行必然通過貸款與其他投資承擔了極大的風險
  2. 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不足以彌補這些風險貸款和投資的相關損失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借了大筆金錢給風險很高的貸款戶,而貸款戶都想吃銀行豆腐,欠錢不還,銀行自然會陷入流動性危機與虧損。
但是有虧損沒關係,不要傷到見骨,銀行都還可以死撐下去,不過如果銀行自己股東的錢還沒有辦法彌平這些虧損,那這間銀行就確確實實的遭受很大的危機,儲戶會喪失信心,開始擠兌,英文就是所謂的Bank run,銀行就很有可能倒閉。
因此,現在常聽到的金融業的〈巴塞爾協議 III〉(Basel III)就明確的規範了銀行自有資本佔風險資產的的比率,就是要避免銀行陷入資不抵債的情形。
現在了解了銀行發生的必要條件之後,再回頭來看看次貸風暴,很多人看了新聞會認為當時銀行一定是投資了亂七八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才會有風險。
的確,衍生性金融商品有責任,但是正所謂“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衍生性金融商品也是從基礎資產衍生出來的,所以要探討金融危機必須從基礎資產下手,次貸風暴的基礎資產是什麼呢?是房貸,而且是高風險的房貸,我們要問的是,這種高風險房貸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

原來分行這麼重要


高風險房貸到底從何而來?難道美國人天生喜歡欠錢不還嗎?雖然美國盛行的是消費主義,但是這可要從久遠的歷史背景說起。
從19到20世紀,美國很多州銀行都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開放設立分行,很多人會想,不開放設立分行有很了不起嗎?沒錯,這影響可是非常重大,分行具有很多功能。一般而言,有分行的銀行可以實現跨地區的風險轉移,以及資金的跨分行轉移,以應對擠兌風險。
但是美國的單體制度,一直因為政治因素無法瓦解,各州都想要佔據金融掌控權,當地銀行就像他們的小金庫一樣。如果有點難想像,其實很像台灣以前的城商行,例如:高雄銀行、台中銀行、彰化銀行等等...,這些銀行都會給當地政府支持,而當地政府不想要這些地區性銀行去別的地方設立分行,想要把持著控制權,也因為這樣導致美國單體銀行制度的存續。
因此美國只好著眼於可行的方案,即創建「聯邦儲備系統」,而州政府為了消除銀行的不穩定性創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希望降低風險。
高中課本總是說「存款保險制度」是為了保護儲戶的資金所設立的,但是其實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單體銀行會很難存活,因為儲戶會將資金移轉到天生就更加穩固有分支機構的銀行。
另外,因為有了存款保險制度,儲戶就會更少去關心銀行的風險,這種忽視導致銀行經營能力不佳和過度冒險的容忍。這也正是大部分州政府打的如意算盤,藉由存款保險制度維持單體銀行的存續。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ATM的發明終結了禁止設立分行的時代,有了ATM,不論有沒有設置分行都無法限制存體款的網絡,禁止設立分行並無意義。另外,美國人口結構由一個鄉村為主的國家轉變成城市為主的國家,跨州的金融需求急速增加,時代趨勢無法阻擋。
1994年《里格爾-尼爾法》將州層面的做法寫入法律,銀行可以在州內,也可以跨越各州地界設立分行。這一變化為單體銀行敲響喪鐘。
我們生活中的分行,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區再投資法》的影響


在設立分行解禁之前,金融業就像被關在柵欄裡,綁手綁腳,無法分化風險,也沒有辦法跨州移動資金,解禁之後,有雄心壯志的銀行有如脫韁野馬無不想辦法積極合併其他地區銀行,擴大經營。
但這些合併受到政治限制:若要獲得美聯儲對合併案的同意,銀行並須先被認定為社區的「好公民」。好公民這一概念後來衍生成遵守《社區再投資法》,該法最初旨在確保銀行服務當地社區。
如果你的再投資法評級很低的話,主要處罰是阻礙銀行合併。
這時有一些激進團體的角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些激進團體會跟銀行形成一個聯盟,如果銀行不配合激進團體的再投資法案,他們就會在聽證會上否決「好公民」的立場。統計指出,1992-2007年銀行對激進團體發放8,500億美元的貸款或直接贊助提供支持,同時透過《社區再投資法》向銀行服務欠缺地區發放3.6萬億美元的貸款。
這就是「合法的勒索」

政府是傻子嗎?


對銀行而言,以《社區再投資法》提供的貸款,風險遠高於傳統住房抵押貸款,為保持穩定,激進團體向國會施壓,希望國家支持的資產證券化機構(房利美、房地美)回購針對目標群體(低收入或是銀行服務不足的地區)的住房抵押貸款,這個作法可以幫助銀行創造流動性。
這些目標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不斷提升,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房地美、房利美不斷降低其認購標準,將住宅抵押貸款的首付比例降至3%(之前是20%)。
2004年開始同意購買大量高風險住宅抵押貸款,包括幾乎沒有收入證明文件的所謂“次優級”貸款(也被稱為騙子貸款或是“低文件”貸款),2008年的住宅貸款裡面幾乎有一半都是高風險貸款。
房利美與房地美是國家支持的資產證券化機構,代表國家的隱形補貼,政府是傻子嗎?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其實政府了然於心,美國因為二戰以來,城市化水準的提高,造就了財富差距擴大,社會對立情況日益嚴重,大規模的窮人擁進了都市,因為在都市,這樣的群體更容易形成組織,並對政府進行抗議。
政府為了解決社會對立問題,透過銀行對低收入戶提供補貼,而且不會被當作稅收廣泛報導,農業州也可以廣泛地使用而不會被發現。這種對低收入者的政治照顧,用古米塔・拉詹(Govinda Rajan)的話就是“讓他們吃貸款”。

「讓他們吃貸款」 Govinda Rajan
柯林頓成功實施這一做法,他自豪的將這一作法歸入為美國弱勢群體創造機會的柯林頓“第三條道路”的組成部分,這是解決不平等與城市化的權宜之計,因此獲得許多政策支持。換句話說「政府可以為公眾提供免費午餐」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嗎?

緣起


講到這裡應該很明白了,泡沫不會突然變大,高風險房貸不會平白無故說出現就出現,次貸風暴的基礎資產劣化最主要的兩個因素
  • 第一,1994年《里格爾-尼爾法》解除禁制設立分行,造成銀行併購潮
  • 第二,《社區再投資法》促使銀行為了取得「好公民」的身份,不斷放貸給品質差的借款人
而政府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呢?政府受到了激進團體的施壓,而且為了討好選民,政府同意房利美、房地美收購那些低質量貸款,提供間接擔保。因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當那些低收入戶被銀行掃地出門,他們是絕對不會投票給這個政府的。
對於沒有接受到貸款的民眾來說,這種情形在當初根本無法察覺,但是最後出事了,政府出手救援,用的是誰的錢?用的是全民的錢,等於是用其他納稅人的錢對低收入族群進行補貼,一般納稅人根本沒發現自己被坑了一筆。
沒發現不代表不存在,只能說就算是政府也不能打破這一條規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或追蹤,謝謝你的鼓勵!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查理
查理
嗨,我是查理,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