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次貸風暴十年了,你真的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08年次貸風暴,到今年已經10年了,大家可能還對房市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這些詞語還有些印象。但是如果要問: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怎麼來的嗎?應該還是有許多人答不出來,畢竟我們從新聞上得到的訊息都是碎片化的知識,很容易聽過就忘記了,這幾篇想要用故事的形式幫大家理解影響我們重大的「次貸風暴」到底是什麼?

銀行怎麼會倒?


次貸危機起因於銀行業的危機,從直覺上來說,銀行是個高度監管的行業,怎麼會有危機呢?其實銀行要有危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 銀行必然通過貸款與其他投資承擔了極大的風險
  2. 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不足以彌補這些風險貸款和投資的相關損失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借了大筆金錢給風險很高的貸款戶,而貸款戶都想吃銀行豆腐,欠錢不還,銀行自然會陷入流動性危機與虧損。

但是有虧損沒關係,不要傷到見骨,銀行都還可以死撐下去,不過如果銀行自己股東的錢還沒有辦法彌平這些虧損,那這間銀行就確確實實的遭受很大的危機,儲戶會喪失信心,開始擠兌,英文就是所謂的Bank run,銀行就很有可能倒閉。

因此,現在常聽到的金融業的〈巴塞爾協議 III〉(Basel III)就明確的規範了銀行自有資本佔風險資產的的比率,就是要避免銀行陷入資不抵債的情形。

現在了解了銀行發生的必要條件之後,再回頭來看看次貸風暴,很多人看了新聞會認為當時銀行一定是投資了亂七八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才會有風險。

的確,衍生性金融商品有責任,但是正所謂“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衍生性金融商品也是從基礎資產衍生出來的,所以要探討金融危機必須從基礎資產下手,次貸風暴的基礎資產是什麼呢?是房貸,而且是高風險的房貸,我們要問的是,這種高風險房貸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

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

原來分行這麼重要


高風險房貸到底從何而來?難道美國人天生喜歡欠錢不還嗎?雖然美國盛行的是消費主義,但是這可要從久遠的歷史背景說起。

從19到20世紀,美國很多州銀行都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開放設立分行,很多人會想,不開放設立分行有很了不起嗎?沒錯,這影響可是非常重大,分行具有很多功能。一般而言,有分行的銀行可以實現跨地區的風險轉移,以及資金的跨分行轉移,以應對擠兌風險。

但是美國的單體制度,一直因為政治因素無法瓦解,各州都想要佔據金融掌控權,當地銀行就像他們的小金庫一樣。如果有點難想像,其實很像台灣以前的城商行,例如:高雄銀行、台中銀行、彰化銀行等等...,這些銀行都會給當地政府支持,而當地政府不想要這些地區性銀行去別的地方設立分行,想要把持著控制權,也因為這樣導致美國單體銀行制度的存續。

因此美國只好著眼於可行的方案,即創建「聯邦儲備系統」,而州政府為了消除銀行的不穩定性創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希望降低風險。

高中課本總是說「存款保險制度」是為了保護儲戶的資金所設立的,但是其實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單體銀行會很難存活,因為儲戶會將資金移轉到天生就更加穩固有分支機構的銀行。

另外,因為有了存款保險制度,儲戶就會更少去關心銀行的風險,這種忽視導致銀行經營能力不佳和過度冒險的容忍。這也正是大部分州政府打的如意算盤,藉由存款保險制度維持單體銀行的存續。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ATM的發明終結了禁止設立分行的時代,有了ATM,不論有沒有設置分行都無法限制存體款的網絡,禁止設立分行並無意義。另外,美國人口結構由一個鄉村為主的國家轉變成城市為主的國家,跨州的金融需求急速增加,時代趨勢無法阻擋。

1994年《里格爾-尼爾法》將州層面的做法寫入法律,銀行可以在州內,也可以跨越各州地界設立分行。這一變化為單體銀行敲響喪鐘。

我們生活中的分行,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們生活中的分行,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區再投資法》的影響


在設立分行解禁之前,金融業就像被關在柵欄裡,綁手綁腳,無法分化風險,也沒有辦法跨州移動資金,解禁之後,有雄心壯志的銀行有如脫韁野馬無不想辦法積極合併其他地區銀行,擴大經營。

但這些合併受到政治限制:若要獲得美聯儲對合併案的同意,銀行並須先被認定為社區的「好公民」。好公民這一概念後來衍生成遵守《社區再投資法》,該法最初旨在確保銀行服務當地社區。

如果你的再投資法評級很低的話,主要處罰是阻礙銀行合併。

這時有一些激進團體的角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些激進團體會跟銀行形成一個聯盟,如果銀行不配合激進團體的再投資法案,他們就會在聽證會上否決「好公民」的立場。統計指出,1992-2007年銀行對激進團體發放8,500億美元的貸款或直接贊助提供支持,同時透過《社區再投資法》向銀行服務欠缺地區發放3.6萬億美元的貸款。

這就是「合法的勒索」

政府是傻子嗎?


對銀行而言,以《社區再投資法》提供的貸款,風險遠高於傳統住房抵押貸款,為保持穩定,激進團體向國會施壓,希望國家支持的資產證券化機構(房利美、房地美)回購針對目標群體(低收入或是銀行服務不足的地區)的住房抵押貸款,這個作法可以幫助銀行創造流動性。

這些目標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不斷提升,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房地美、房利美不斷降低其認購標準,將住宅抵押貸款的首付比例降至3%(之前是20%)。

2004年開始同意購買大量高風險住宅抵押貸款,包括幾乎沒有收入證明文件的所謂“次優級”貸款(也被稱為騙子貸款或是“低文件”貸款),2008年的住宅貸款裡面幾乎有一半都是高風險貸款。

房利美與房地美是國家支持的資產證券化機構,代表國家的隱形補貼,政府是傻子嗎?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其實政府了然於心,美國因為二戰以來,城市化水準的提高,造就了財富差距擴大,社會對立情況日益嚴重,大規模的窮人擁進了都市,因為在都市,這樣的群體更容易形成組織,並對政府進行抗議。

政府為了解決社會對立問題,透過銀行對低收入戶提供補貼,而且不會被當作稅收廣泛報導,農業州也可以廣泛地使用而不會被發現。這種對低收入者的政治照顧,用古米塔・拉詹(Govinda Rajan)的話就是“讓他們吃貸款”。


「讓他們吃貸款」 Govinda Rajan

柯林頓成功實施這一做法,他自豪的將這一作法歸入為美國弱勢群體創造機會的柯林頓“第三條道路”的組成部分,這是解決不平等與城市化的權宜之計,因此獲得許多政策支持。換句話說「政府可以為公眾提供免費午餐」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嗎?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嗎?

緣起


講到這裡應該很明白了,泡沫不會突然變大,高風險房貸不會平白無故說出現就出現,次貸風暴的基礎資產劣化最主要的兩個因素

  • 第一,1994年《里格爾-尼爾法》解除禁制設立分行,造成銀行併購潮
  • 第二,《社區再投資法》促使銀行為了取得「好公民」的身份,不斷放貸給品質差的借款人

而政府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呢?政府受到了激進團體的施壓,而且為了討好選民,政府同意房利美、房地美收購那些低質量貸款,提供間接擔保。因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當那些低收入戶被銀行掃地出門,他們是絕對不會投票給這個政府的。

對於沒有接受到貸款的民眾來說,這種情形在當初根本無法察覺,但是最後出事了,政府出手救援,用的是誰的錢?用的是全民的錢,等於是用其他納稅人的錢對低收入族群進行補貼,一般納稅人根本沒發現自己被坑了一筆。

沒發現不代表不存在,只能說就算是政府也不能打破這一條規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或追蹤,謝謝你的鼓勵!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理的沙龍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查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2024/08/06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0/07/21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Thumbnail
2020/07/21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金融海嘯不是突然發生,事實上,它有跡可尋而且在國家政策保護下潛伏在你我身邊,一段時間,就要發作!可是没準備好的人,特別是一般人民,記住了, 倒楣的就是你!(對,躺著也會中槍!)
Thumbnail
金融海嘯不是突然發生,事實上,它有跡可尋而且在國家政策保護下潛伏在你我身邊,一段時間,就要發作!可是没準備好的人,特別是一般人民,記住了, 倒楣的就是你!(對,躺著也會中槍!)
Thumbnail
銀行破產潮又來了嗎? 其實人類學徒第一眼看到這張圖還以為是建築大師高第在巴塞隆納興建的那座蓋了五百年還蓋不完的聖家堂。(大誤!) 上圖顯示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倒閉的銀行規模與家數,我們可以看到集大成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時三千億美元體量的華盛頓互惠銀行與成百上千家的小銀行破產潮,這次的餘波慢慢的延續到
Thumbnail
銀行破產潮又來了嗎? 其實人類學徒第一眼看到這張圖還以為是建築大師高第在巴塞隆納興建的那座蓋了五百年還蓋不完的聖家堂。(大誤!) 上圖顯示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倒閉的銀行規模與家數,我們可以看到集大成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時三千億美元體量的華盛頓互惠銀行與成百上千家的小銀行破產潮,這次的餘波慢慢的延續到
Thumbnail
前言 SVB事件在財政部與美聯儲聯合救火行動後,火勢卻似滅非滅的繼續在世界各地悶燒著。這兩天引人關注的是瑞士信貸的股價崩盤,瑞士央行在昨晚緊急介入發表
Thumbnail
前言 SVB事件在財政部與美聯儲聯合救火行動後,火勢卻似滅非滅的繼續在世界各地悶燒著。這兩天引人關注的是瑞士信貸的股價崩盤,瑞士央行在昨晚緊急介入發表
Thumbnail
外界認為恐成為「雷曼2.0」的瑞士信貸財務風暴,國內除了壽險業對其曝險總額突破千億元之外,目前瑞士信貸在台還有27檔債券流通,合計金額627.66億元,其中2檔是寶島債,金額為50.7億元;國際板債券的流通餘額約625.87億元,占比1.02%。至於投信基金部分,共有5檔投資瑞士信貸的有價證券,金額
Thumbnail
外界認為恐成為「雷曼2.0」的瑞士信貸財務風暴,國內除了壽險業對其曝險總額突破千億元之外,目前瑞士信貸在台還有27檔債券流通,合計金額627.66億元,其中2檔是寶島債,金額為50.7億元;國際板債券的流通餘額約625.87億元,占比1.02%。至於投信基金部分,共有5檔投資瑞士信貸的有價證券,金額
Thumbnail
HBO於2011年出品的『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是一部以2008年的次貸風暴為背景,從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 Henry Paulson)的視角描述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影片。
Thumbnail
HBO於2011年出品的『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是一部以2008年的次貸風暴為背景,從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 Henry Paulson)的視角描述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影片。
Thumbnail
今天讲一下,怎么通过看五本书,了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为什么,美国的下一次经济危机,跟次贷危机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第一本书---《当音乐停止之后》 这是一本学者写的书,它清楚的勾勒出了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这次经济衰退是美国1930年大萧条之后最痛苦的一次。在衰退最严重的时候,1
Thumbnail
今天讲一下,怎么通过看五本书,了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为什么,美国的下一次经济危机,跟次贷危机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第一本书---《当音乐停止之后》 这是一本学者写的书,它清楚的勾勒出了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这次经济衰退是美国1930年大萧条之后最痛苦的一次。在衰退最严重的时候,1
Thumbnail
最近市況波動,各國股票,債券,商品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大波動,或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回顧一下上次金融危機,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一些亮光。 2008金融危機發生了什麼? 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 金融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小分享
Thumbnail
最近市況波動,各國股票,債券,商品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大波動,或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回顧一下上次金融危機,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一些亮光。 2008金融危機發生了什麼? 金融危機帶來的後果 金融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小分享
Thumbnail
次貸風暴從銀行交易博弈理論出發,探討了政府、銀行、商人之間的關係,並論述了為什麼美國房地產這項基礎資產會惡化,現在我們想要來看看政府這項監管者在次貸危機緩慢膨脹的過程中,是否有盡到妥善監管的角色。
Thumbnail
次貸風暴從銀行交易博弈理論出發,探討了政府、銀行、商人之間的關係,並論述了為什麼美國房地產這項基礎資產會惡化,現在我們想要來看看政府這項監管者在次貸危機緩慢膨脹的過程中,是否有盡到妥善監管的角色。
Thumbnail
次貸風暴10年了,大家可能還對房市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這些詞語還有些印象。但是如果要問: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怎麼來的嗎?應該還是有許多人答不出來,畢竟我們從新聞上得到的訊息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這幾篇想用故事的方式幫大家理解「次貸風暴」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次貸風暴10年了,大家可能還對房市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這些詞語還有些印象。但是如果要問: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怎麼來的嗎?應該還是有許多人答不出來,畢竟我們從新聞上得到的訊息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這幾篇想用故事的方式幫大家理解「次貸風暴」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p>2008金融海嘯至今已經十周年了。當年的金融海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又可以給後人如何的借鏡呢?</p>
Thumbnail
<p>2008金融海嘯至今已經十周年了。當年的金融海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又可以給後人如何的借鏡呢?</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