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文學家

#餐桌上的文學家含有「餐桌上的文學家」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找家咖啡店寫作之必要我以前覺得,在咖啡店寫作,是非常沒必要、矯揉造作的事情。到咖啡店寫作,根本是裝模作業,故作文青狀,高調引人注意,想被人搭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 於是,我把「寫作」與「想被人搭訕」這兩件事分得一清二楚。 兩回事,一碼歸一碼,井水不犯河水。如此,寫作有效率,被搭訕的自我感覺良好。
Thumbnail
阿木的便當人生第七年天天要生產出便當這件事,當然很煩。不過,也正好是這件事,讓我固定在軌道上運轉,不至於被外界(陰雨濕寒的冬天、繁瑣的裝潢與搬家細節、選擇困難症與鼻竇炎同時發作)給擊垮。 明天兒子的便當:淺漬大根炒菲力牛肉絲、奶油雞蛋捲、燙青花菜、聖女小番茄,底層是台式炒米粉。
Thumbnail
筒仔米糕,質樸實在的美味! (心娜輕鬆煮#45)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Thumbnail
清麗甘甜西魯肉喜歡宜蘭菜的人,一定吃過西魯肉。 西魯肉,與眾人熟悉的滷肉、例如「紅燒肉」或「東坡肉」,是截然不同的料理。它不像滷肉得用大量醬油泡煮多時,濃縮到醬汁將乾未乾,滋味重鹹濃郁,非得配以白飯才好入口。相反地,西魯肉滋味清麗甘甜,可以做成暖胃的羹湯,也可以做成兼具高纖與高蛋白質的養生佳餚。 關於西魯肉的起源
Thumbnail
慶祝人生重大成就解鎖的晚餐我始終深信,真正的富有,來自於知足的心。一盤自家製的咖哩漢堡排,一杯紅酒,向過去的努力致敬,預祝未來順心如意。
Thumbnail
想念一家曾經存在過的好餐廳邂逅「食上鱻活海鮮餐廳」的過程,是很「兄弟」的。在陳老闆店裡採訪兼採購黃金魚蛋的那天,我前腳剛踏入店裡,一個開BMW房車、理著平頭、手戴勞力士
Thumbnail
沉醉在餐桌上那一抹艷紅裡說起台灣獨特的旬味水果,芒果和荔枝是多數人敲碗的明星聖品。不過,我卻獨厚冷門的紅肉李。
Thumbnail
自主封城的某個晚餐某個晚上,請兒子幫忙準備餐具。他忽然脫口而出:這畫面,就是我們家的餐桌日常啊。 我看看桌上的飯菜,的確,我們家的晚餐,雖多是家常菜,偶爾有點奢華的食材,但,最大的亮點是,希望讓家人感到溫暖與支持,這點心意,是不受菜色好壞影響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