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的便當人生第七年

阿木的便當人生第七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天要生產出便當這件事,當然很煩。不過,也正好是這件事,讓我固定在軌道上運轉,不至於被外界(陰雨濕寒的冬天、繁瑣的裝潢與搬家細節、選擇困難症與鼻竇炎同時發作)給擊垮。

明天兒子的便當:淺漬大根炒菲力牛肉絲、奶油雞蛋捲、燙青花菜、聖女小番茄,底層是台式炒米粉。


吃不膩的家常菜。食譜請參見[心娜輕鬆煮]。

吃不膩的家常菜。食譜請參見[心娜輕鬆煮]。


最近常常叫兒子跳太空步給我看,我每看必笑。

兒子覺得奇怪,問我為什麼最近這麼愛看他跳太空步?

我說,每次看你跳太空步,就想起小時候活潑至極的你,跟現在截然不同的你。

我多活潑?兒子問,他似乎忘記小時候的事情了。

你小時候多半當自己是台小火車或者摩托車,把家裡的走道當跑道,每次要從這一頭挪移到那一頭,用衝的,用跑的,嘴裡還一直發出引擎聲,ZOOM~ZOOM~~有時候,跑一跑,撞到,跌倒,鼻青臉腫,見血,都是家常便飯。明明很痛,你還不好意思哭。問你痛不痛?還逞強忍著說不痛。我告訴你,沒關係,痛還是可以哭。你立刻哭著說,好痛。

我一口氣形容兒子小時候常在家裡上演的情節。如今,他是個少年了。阿木的便當人生,堂堂邁入第七年。

前幾天,兒子同學的媽媽通知我,學校要辦數資班家長日,問我去不去?我看看時間,是某個平日的晚上六點鐘開始。

我說,應該不行,我得留在家中做晚餐,我兒子很重視吃這件事。從小,他就告訴我,早上喜歡吃好吃的麵包,中午要吃美美的便當,晚上要吃喜歡的飯飯菜菜,如此,一天就很滿足。

對我而言,數理資優班的家長日與做晚餐相比,還是做晚餐比較重要。家長日,可能協調孩子的阿爹去吧。



****第N篇免費閱讀彩蛋。

****喜歡心娜文章的朋友,別忘了追蹤、大心、贊助,或留言互動喔!心娜謝謝你,愛你喲~~~

尋找Celina LE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我是心娜,Dear Celina的沙龍
821會員
104內容數
我深信:You are what you eat!想要窈窕美麗、養生抗老、健康茁壯,為了你的荷包與健康著想,「自煮健康管理」這碼事,一定要愈早開始愈好。我改良研發的「輕鬆煮」食譜,幫助有心為自己與家人掌廚的忙碌人士,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健康美味的料理,滿足日常三餐需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喜歡宜蘭菜的人,一定吃過西魯肉。 西魯肉,與眾人熟悉的滷肉、例如「紅燒肉」或「東坡肉」,是截然不同的料理。它不像滷肉得用大量醬油泡煮多時,濃縮到醬汁將乾未乾,滋味重鹹濃郁,非得配以白飯才好入口。相反地,西魯肉滋味清麗甘甜,可以做成暖胃的羹湯,也可以做成兼具高纖與高蛋白質的養生佳餚。 關於西魯肉的起源
我始終深信,真正的富有,來自於知足的心。一盤自家製的咖哩漢堡排,一杯紅酒,向過去的努力致敬,預祝未來順心如意。
邂逅「食上鱻活海鮮餐廳」的過程,是很「兄弟」的。在陳老闆店裡採訪兼採購黃金魚蛋的那天,我前腳剛踏入店裡,一個開BMW房車、理著平頭、手戴勞力士
說起台灣獨特的旬味水果,芒果和荔枝是多數人敲碗的明星聖品。不過,我卻獨厚冷門的紅肉李。
某個晚上,請兒子幫忙準備餐具。他忽然脫口而出:這畫面,就是我們家的餐桌日常啊。 我看看桌上的飯菜,的確,我們家的晚餐,雖多是家常菜,偶爾有點奢華的食材,但,最大的亮點是,希望讓家人感到溫暖與支持,這點心意,是不受菜色好壞影響的。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喜歡宜蘭菜的人,一定吃過西魯肉。 西魯肉,與眾人熟悉的滷肉、例如「紅燒肉」或「東坡肉」,是截然不同的料理。它不像滷肉得用大量醬油泡煮多時,濃縮到醬汁將乾未乾,滋味重鹹濃郁,非得配以白飯才好入口。相反地,西魯肉滋味清麗甘甜,可以做成暖胃的羹湯,也可以做成兼具高纖與高蛋白質的養生佳餚。 關於西魯肉的起源
我始終深信,真正的富有,來自於知足的心。一盤自家製的咖哩漢堡排,一杯紅酒,向過去的努力致敬,預祝未來順心如意。
邂逅「食上鱻活海鮮餐廳」的過程,是很「兄弟」的。在陳老闆店裡採訪兼採購黃金魚蛋的那天,我前腳剛踏入店裡,一個開BMW房車、理著平頭、手戴勞力士
說起台灣獨特的旬味水果,芒果和荔枝是多數人敲碗的明星聖品。不過,我卻獨厚冷門的紅肉李。
某個晚上,請兒子幫忙準備餐具。他忽然脫口而出:這畫面,就是我們家的餐桌日常啊。 我看看桌上的飯菜,的確,我們家的晚餐,雖多是家常菜,偶爾有點奢華的食材,但,最大的亮點是,希望讓家人感到溫暖與支持,這點心意,是不受菜色好壞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