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出版

含有「2017出版」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逃亡》是由彭明敏本人所寫,關於他在1970年,喬裝逃離國民黨政府魔爪的經過,除了重現當時如電影情節般的曲折離奇,也將帶領讀者體會當時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
Thumbnail
同樣是訪人物,作者也相同,但不同的個性與材料,也將大大影響最後的呈現,立志想要往這方面發展的讀者能夠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寫法,但不變的是長時間的準備,造就臨危不亂、將危機硬是變成轉機的能力,還有大量閱讀與知識累積,才能夠旁徵博引,甚至無中生有的才能。
Thumbnail
由柳原漢雅所著的小說作品《渺小一生》,以四個大學好友的友情為主軸,談的卻不僅僅是友誼、成長,同時也包含了心理與童年陰影等。其中不乏幸福,但苦痛卻往往與之如影隨形,而哀傷的本質外,卻也總是能夠看見人與人交往間,最珍貴的溫暖。 總是與悲痛相伴的幸福 虐心卻也感動人心
Thumbnail
「消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大旗下,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除了金錢、慾望,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現代有效率的廢棄物處理流程及專業人員,才是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重要動力。儘管在許多場合垃圾清運被視為是污穢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有了它的重要貢獻,人類生活才得以維持整潔、避免疾病孳生。
Thumbnail
距離作家林奕含輕生,已過了4年,儘管一度沸沸揚揚,但經歷時間流逝、甚至是疫情的洗禮,關於那些補教界的黑暗齷齪之事,早已乏人問津。然而,要再度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舊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只因其中的傷痛是如此刻骨,而作者的文字又是如此殘忍且美麗。
Thumbnail
「你在生命中有沒有找到喜悅?你的生命中有沒有為別人帶來喜悅?」電影《一路玩到掛》中提到的兩個關鍵問題,在當時想必引發許多觀眾深思。隨著疫情肆虐,不只死亡感覺更加接近,許多人或許也正遭逢人生最大的難關,此時正需要一本作品,能夠重新讓人感覺到溫暖的力量。對筆者而言,《冬將軍來的夏天》正是這樣的存在。
Thumbnail
談論單身女性在經歷產業轉變後,離開居住的小鎮,並開著房車在美國中西部「遊牧」的電影《遊牧人生》,不只贏得2020金獅獎,更在今年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等大獎。其中除了談論經濟衰退,造成的「下流老人」現象外,持續高漲的居住成本,更引發不少討論。然而,比起點影中的敘述,美國的居住正義議題其實更加複雜。
Thumbnail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Thumbnail
若要票選近20年最常見競選口號,「拼經濟!」想必名列前茅。商業活動出現後,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密不可分,甚至被視為人民幸福的指標之一。然而,當社會過度追求經濟,人類是否會淪為成就數字的犧牲者?面對虛無的數字與真實存在的人,我們是否又能夠意識到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孩童經常被是為天真的象徵,然而「天真」在許多時候,卻往往如同放大鏡,具有增強各種如悲傷、難過、可怕、喜悅等情緒的渲染力。如同恐怖片中,經常會以孩童作為「恐怖」的化身,讓意象更加震撼且令人毛骨悚然;現實中的悲劇,透過「童言童語」,也會令人感到特別心酸。而《走電人》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