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走過傷害之路 「後玻璃時代」的演化記錄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冬季最冷的一天,我和我女友去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我和女友都是女的。
作為一位不被家族承認的同性伴侶,該如何自處於毫無血緣關係的追思會場?作為一位憂鬱症患者、雙性戀,及警備總部人員的後代,又該如何適應看似友善,卻又充滿惡意的社會?《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從書名或許會誤以為散文的內容,都是以同志(實際上作者的性別認同為雙性戀)所遭遇的困境為主,但事實上《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以「沿途荒原」、「慾望咬開所有」、「記憶迴路」、「女人標本」與「異城人」等五個部分,並書寫了關於與父親的矛盾情感、異鄉打拼的無助、憂鬱症的煎熬,甚至還有極短篇小說的成分。
作為一名女兒,她曾經與父親共享親密時刻,在父親心中卻比不上黨,甚至不存在於遺囑上;作為一位國民黨情治人員的後代,她接受「正統」教育,長大後雖然明瞭一切只是騙局,卻必須承擔異樣眼光;作為一位異鄉遊子,就業市場的現實,一度讓她陷入憂鬱的深淵;作為一位雙性戀,她曾經被男人傷害,同時卻又背叛了曾經心儀且衷心的朋友。
在精練且一瀉千里的文字中,作者有時是主角,有時則會抽離,成為觀察自己的他者,但不變的是讓一覽無遺的脆弱、矛盾等情感。然而,剖開這些痛所必須具備的勇氣,也同時讓人印象深刻。
據說在中國,不那麼久以前,弄熊人會擄人,將之罩上一層熊皮,密密縫合人膚與熊皮,待傷口痊癒,那人變成了熊,在指令下耍弄各種把戲,頂球,騎獨輪車,拋接藤圈。
憂鬱症便是那層熊皮,沈重的第三人稱,壅塞腦內,佔據整副軀殼。
包含「熊人」的比喻,以及其中談到透過患者視角,觀察其他患者,甚至是診間配置造成醫師與患者間暗示的權力關係,作者對於憂鬱症的書寫,是筆者感受最深的。尤其是〈精神病院皮下鉤沉〉這篇文章中,更會讓讀者看見唯有經歷過精神科患者身分,才能了解其中的生態。
為了讓阿公能留住丁點訊息,我們一遍遍回答,直到阿公恍然大悟,反覆說,你沒嫁,你嘛沒嫁,你們住作夥?阿公的淺色眼珠一如晴空,沒有絲毫雲翳。好,好,按呢好。他點點頭。

作為散文集的第一篇文章,同名作品〈當我參加外公的追思禮拜〉,將會是讀者看見的第一道光,雖然最後還有其他溫暖的片段,但就如同作者經歷憂鬱症的歲月一般,在看到這些文章前,我們必須先與作者共同經歷過那段黑暗歲月。
從青澀學生、到經歷憂鬱症,以及最後的「後玻璃時代」,《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或許更像是一本冒險小說,主角經過重重磨難之後,終於能夠迎來美好的結局。雖然實際上的結果,相對而言平淡、世俗不少,但跟著作者走過這一路,也才會理解這樣的平凡,是如此的偉大與難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插畫家阿尼默繪圖、搭配詩句,這本作品透過文字與圖像,分別描述了告白的勇氣,與樹木被製成一本書的過程。不過最後讀者也會意外發現兩者終將匯流,原來所謂「情批」,就是樹木對於讀者的告白信。
「我不是機器人」,當遇到這個驗證機制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點下,然而受到各種社會制度、規章,甚至是價值觀念約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定義的機器?比起二元分法,作者林新惠認為「機器」與「人」更像是光譜的兩端,而她的作品《瑕疵人型》中,說的正是成為「人型」的主角,如同機器般產生glitch。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既要柔弱又要能夠完成自力救濟,對於性暴力受害者而言,多數人有太多矛盾的刻板印象,有時就連法律也是如此,而比起受害人的衣著,這些對於受害者的想像,或許才是讓性暴力如此猖獗且層出不窮的元兇。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傷。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由插畫家阿尼默繪圖、搭配詩句,這本作品透過文字與圖像,分別描述了告白的勇氣,與樹木被製成一本書的過程。不過最後讀者也會意外發現兩者終將匯流,原來所謂「情批」,就是樹木對於讀者的告白信。
「我不是機器人」,當遇到這個驗證機制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點下,然而受到各種社會制度、規章,甚至是價值觀念約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定義的機器?比起二元分法,作者林新惠認為「機器」與「人」更像是光譜的兩端,而她的作品《瑕疵人型》中,說的正是成為「人型」的主角,如同機器般產生glitch。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既要柔弱又要能夠完成自力救濟,對於性暴力受害者而言,多數人有太多矛盾的刻板印象,有時就連法律也是如此,而比起受害人的衣著,這些對於受害者的想像,或許才是讓性暴力如此猖獗且層出不窮的元兇。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傷。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是L,33歲女同性戀,日系短髮,穿著不是黑就是白,臉上表情大多是淡漠。 16歲那年,我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初戀,對方是大我兩歲的學姊,娃娃音、嬌小的身材,讓我有滿滿的保護欲,也許也是從那時候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不幸的是,我的家庭跟大部分家庭一樣很傳統,在戀愛沒多久,我的母親就發現藏在抽屜及衣櫃的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女主過的越慘我和她爸就越往死裡寵她 愛她」我穿越成了一個虐文小說的惡毒女配:「女主的後媽」 女主被男主殺 男主才後悔 後來還娶了女主的閨蜜 我要讓女主走向正軌 讓男主永遠高攀不起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是L,33歲女同性戀,日系短髮,穿著不是黑就是白,臉上表情大多是淡漠。 16歲那年,我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初戀,對方是大我兩歲的學姊,娃娃音、嬌小的身材,讓我有滿滿的保護欲,也許也是從那時候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不幸的是,我的家庭跟大部分家庭一樣很傳統,在戀愛沒多久,我的母親就發現藏在抽屜及衣櫃的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女主過的越慘我和她爸就越往死裡寵她 愛她」我穿越成了一個虐文小說的惡毒女配:「女主的後媽」 女主被男主殺 男主才後悔 後來還娶了女主的閨蜜 我要讓女主走向正軌 讓男主永遠高攀不起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