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作

含有「內容創作」共 1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在社群和科技圈裡,一個名字頻頻出現 —— Nano Banana。光聽名字,你可能會以為是某種水果新品種,但其實它是 Google 最新推出的 Gemini 2.5 Flash Image 模型。這個名字因為可愛又特別,瞬間引爆話題.....
Thumbnail
身為獨立遊戲開發者,尋找適合的打賞平臺至關重要。本文分享個人使用 Gank 平臺的心得,包含註冊教學、功能介紹(會員訂閱、數位商品販售、委託接案、打賞贊助)、付款方式多元性、以及免費方案限制等,協助創作者選擇最合適的工具。
Thumbnail
Insta360 Go 系列自推出以來,以「輕巧、隨身、創作自由」為核心特色,吸引許多運動玩家與內容創作者。2025 年最新推出的 Insta360 Go Ultra,在外型、效能與續航上都帶來顯著進化,挑戰過去 Go 3S 所樹立的標竿。
Thumbnail
宥承選擇親自創作少眾但真誠的影片,不再追求流量與演算法。他以 MVL 的沉浸式體驗探索藝術與人文議題,逐漸吸引一群真正懂他、願意深入交流的觀眾。他開始理解:創作的價值,不在擁有最多人看,而在遇見對的人。
宥承選擇親自創作少眾但真誠的影片,不再追求流量與演算法。他以 MVL 的沉浸式體驗探索藝術與人文議題,逐漸吸引一群真正懂他、願意深入交流的觀眾。他開始理解:創作的價值,不在擁有最多人看,而在遇見對的人。
src
投票
你會怎麼使用 GPT-5?
宥承選擇親自創作少眾但真誠的影片,不再追求流量與演算法。他以 MVL 的沉浸式體驗探索藝術與人文議題,逐漸吸引一群真正懂他、願意深入交流的觀眾。他開始理解:創作的價值,不在擁有最多人看,而在遇見對的人。
Vytha xu-avatar-img
2025/08/09
❤️ ❤️ ❤️ ❤️ ❤️ ❤️ ❤️ ❤️ ❤️ ❤️ ❤️ ❤️ ❤️ ❤️
隨著AI技術進步,創作者發展出各種與AI協作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使用情境。 本文分享3種與AI協作方式,依個人需求與使用情境選擇,幫自己提升創作效率。
Thumbnail
國王 KC-avatar-img
2025/08/07
除了人類原創故事以外,主打一個混合運用,偷懶至上,誠實原則。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7
國王 K 沒錯,不管有沒有跟AI協作,創作者都要對發表的作品負全責~
AI創作雖然效率高卻缺乏情感深度,真正的創作來自生活經歷與情感投入。 創作者需要在與AI協作中保持獨特性,將個人價值觀融入作品來展現人味。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AI創作#人味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8/04
AI的中文比我好,如果讓它審閱我的文章,我有信心它會修改得比原稿流暢、用詞專業。但我還是沒有這樣做,因為不完美的句法、嘗試表達但仍然遺下詞不達意的掙扎痕跡的文字,可能更加到位地向讀者表達我文章的意思。反而,我覺得AI對我的幫助是在後台,例如提議文章的meta description 和關鍵字讓我參考😄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4
黃璧怡 我認同這樣的觀點,針對受眾所期待的方式來調整行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