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嚮往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人,想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創作,聽說AI在創作中很有大的幫助,若我想和AI一起創作的話,可以怎麼做呢?」一位想加入創作者行列的朋友,在線上問道。
我思考了一下,回答:「確實,AI是很強大的創作夥伴,但若是不懂得使用方法反而無法在創作中發揮作用,我覺得常見與AI協作來提升創作效率的方式有三種,每一種適合的場景和作品也都不太一樣。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AI輸出直接用』,直接取用AI生成的內容不需要太多修改,這方式最常見於一些需要大量產出、快速更新的情境,或用AI補足自己缺乏的技能;比方說寫純資訊性的內容時把AI當作一個快速寫手,或是像我雖然會寫文章但不會畫圖,所以我文章的配圖就會請AI幫忙產生,不過要記得要發表這些作品還是得保持本人的專業,確認這些產出內容的正確性,沒有受眾會想看到錯誤百出的內容。」
朋友皺著眉頭感到疑惑,繼續詢問:「這個方式確實很有效率,不過全權讓AI完成整個作品會不會比較沒有個性?另外兩種與AI協作的創作方式是什麼呢?」
「AI寫的內容的確可能會讓人感覺比較冷冰冰,因為它少了一些人類創作者的情感溫度,所以如果是要做一些比較創意性的內容,就可以考慮第二種合作方式,就是『人類創作,AI潤飾』;這時候AI就像是一個高效的編輯,幫我們檢查語法、改善流暢度、甚至提出一些資料補充,最終這個作品仍是由創作者來定義內容,AI只提供輔助價值。
而最後一種合作方式是『人類創作,AI補充,人類潤飾』,雖然聽起來有點複雜,其實這就是一個循環過程,由創作者負責構思核心內容,AI提供創意、資料補充,然後再由本人進行潤飾和調整,讓內容更符合自己的風格,這是三種方法中最具創意和靈活性的方式,適合有一定經驗且已經很了解自己風格的創作者,讓AI幫助我們快速迸發新點子,拓展創作範圍。」
--------------------
隨著AI的技術不斷進步,許多創作者也開始將其視為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文章、內容、圖片、影片創作,AI都能提供不同層面的協助。
至於創作者該如何在創作過程中與AI合作,將取決於創作類型、目標受眾以及使用的平台,這些都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創作策略,今天想與大家一起討論創作者與AI合作可能的三種方式,並探討這些做法各自適合的創作類型、載體產業以及目標受眾。
追求高效率與專業-AI輸出直接用
這樣的合作方式通常適用於需要快速且高效產出的場合,例如商業或資訊性文章,創作者可以直接使用AI生成的內容,對於需要大量、規模化創作的企業或專業人士來說是很有用的工具。
這類文章需要更多的專業性、準確性和結構化,因此AI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根據輸入的資料進行精確的生成,提供清晰、邏輯性強的內容。
也可以用在依賴數據驅動的內容,AI能夠快速從大量資料中提取關鍵訊息並進行整理,讓創作者專注於更深層的分析與解釋;例如金融、法律、科技,這些領域的受眾需要的是高品質、無偏見且符合專業標準的內容,因此需要著重內容的深度與準確性,而非個人風格的表現。
提升內容質感與精準度-人類創作,AI潤飾
在創作者提供內容構思和核心架構的合作方式中,讓AI協助潤飾文章,進行語法調整、文風改善以及資料補充,對於那些希望保持個人風格,又希望提高內容流暢度和專業感的創作者非常有效。
像是專欄文章、網誌、技術性報導類文章通常有較高的專業性要求,但也容許創作者表達自己的風格,請AI潤飾能夠幫助作者提升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和邏輯性,避免語法錯誤或表達不清。
教育與培訓領域的朋友可以利用這種合作方式創作課程材料或教程,AI潤飾使內容更容易理解,也能適應不同學習風格的需求;這種方法適合那些既重視內容的專業性,又希望在表達方式上能夠更加自然、親切的受眾。
最大化創意與效率-人類創作,AI補充,人類潤飾
而當遇到創作者需要大量創意靈感與資料支持的情況,AI不僅能補充額外的資料,還能夠提供不同的寫作視角,從而擴大創作者的思考範圍,最後再由創作者對內容進行潤飾和個性化調整,使作品符合作者最終的創作需求。
如創意寫作、小說、劇本類這些內容雖然依賴創作者個人風格,但在創作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料收集和靈感激發,與AI合作的話,它的補充功能可以協助創作者拓展故事情節或探索新的創作方向。
這樣的合作方式在媒體、娛樂、社交媒體產業,AI的參與能夠大大提高創作效率,並激發更多的創意火花,在面對大量粉絲和快速變化的內容需求時,AI能夠提供快速生成和補充內容,使創作者保持競爭力;這類創作的受眾通常是娛樂消費者、年輕族群,他們更注重內容的創新性和娛樂性,因此需要創作者既能保持個人特色,又能快速因應市場的需求和趨勢。
我的文章是由故事對話與論述結合,所以常用的創作方式較偏向第三種,雖然花的時間相對更多,但能夠最大化結合創意和靈活性,也讓我獲得了許多與讀者交流討論的機會。
上面提到的「AI輸出直接用」、「人類創作,AI潤飾」、「人類創作,AI補充,人類潤飾」,這三種合作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情境和價值;創作者在利用AI技術時,應該根據自身的創作目標和風格,選擇最合適的合作方式,才能最大化發揮AI的潛力,提升創作效率與品質,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力,開創出更多元化的創作未來。
各位朋友,你與AI協作流程跟我是否相同?還是有我沒提到的方式呢?趕快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吧!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到底要把AI當對手還是戰友?|顛覆你對AI擔憂的3個思考角度
用真實經驗賦予作品生命,保有獨特人味|在AI時代創作的核心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