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
含有「本益比」共 3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22
秦暢秋的存股二長二低法則5/5:低買高賣,永遠追逐被低估的股票
所以秋哥一直都在說,存股不是一直傻抱就好,一旦股票本身喪失競爭力,或者已經超漲,簡單來說就是已經不符合價值投資的定義時,你就應該賣掉,去尋找更符合價值投資定義的股票,這樣你的回本速度才能越快,可支配現金流才越多,做複利投資的效果也才會越明顯(全系列完)。
#
長榮
#
價值投資
#
投資觀念
喜歡
留言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22
要靠股票賺錢的方法,從來不是只有價差這種方式而已
靠長榮賺錢的方法,絕不僅只有價差而已。講價差,85元進場的人現在都賺一倍多,賣掉四成就零成本了,講配息,最快四年最慢五年,也能股利零成本了。張國華的長榮幫你三年賺進240的EPS,他自己也公開示範,他是怎麼在長榮賺錢的,有學他的投資人也都賺到錢了。
#
長榮
#
價值投資
#
投資觀念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財經咖啡因的窩
2025/02/20
AI人臉辨識題材#資安軟體#本益比價值風報比
FaceMe人臉辨識技術在亞洲市場的接受度較高,訊連科技積極拓展亞洲市場,並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應用於eKYC身分驗證等場景,這將有助於提升New Biz的營收。
#
機器人
#
AI
#
人臉辨識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財經咖啡因的窩
2025/02/17
被動元件AI應用占比最高的公司#AI規格營收是後續最重要的題材#占比不高市場不會有預期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之前社團影片有提到日本村田說的AI帶動MLCC需求 這個的利多陷阱是"要特殊規格" 而很多被動元件的AI應用占比都很低
#
AI
#
機器人
#
比特幣
3
留言
財經咖啡因的窩
2025/02/17
#上銀#第二階段即將達陣
從2024年第三季沒人討論時,我們在享受買輸家停損的恐慌 ‘’寶藏都是在輸家看利空或利多答案時‘’ 第二階段更新的本益比預期已經快到了 數學要積極在大家不會算的時候 現在只需要保持優勢就贏了,只剩賺多少的結果論 後續有在更新產業跟本益比預期才更新
#
AI
#
比特幣
#
機器人
3
留言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17
財哥講股VS秋哥講幹古:股票可以用新聞加腦補來分析嗎?
恕秋哥直言,這篇抄新聞的大概八成,自己腦補的佔兩成,沒有引用半個數據,這讓用三年的時間寫了一百多萬字,把長榮從頭分析到腳趾頭的秋哥,覺得自己像個白痴。其實要這樣分析股票,秋哥一天可以寫個上百篇,然後有中的是林北太神,參透天機;沒中的是爾等太蠢,修為不夠。然後收訂閱,賣APP,日進斗金,豈不快哉?
#
長榮
#
價值投資
#
基本面
6
留言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13
怎麼分析一檔你不熟的股票?以鴻海為例 2/3:兼聽則明篇
投資之前先看懂財報、了解企業,知曉產業,就是《萬法歸宗:先從基本面著手》。接下要去多方蒐集資料並加以查證,做綜合的判斷分析,就第二篇《兼聽則明:資訊可信多元化》。最後看線圖觀察走勢,不要追高,耐心等待,低價接手,就是《伺機而動:成本永遠最重要》。這三個觀念都有,被套牢或被人割韭菜的機率,就會少很多。
#
長榮
#
鴻海
#
價值投資
3
留言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12
怎麼分析一檔你不熟的股票?以鴻海為例:3/3 伺機而動篇
股市永遠都是處於一個過度反應(overreaction)的狀態,其實翻譯成大驚小怪反而更貼切。一點點風吹草動,股價不是被嚇趴,就是一直飆,特別是股本小的股票,加上大戶操控籌碼,以及媒體、投顧、達人所形成的共犯結構進行操作,所以絕大部份的股票,要嘛被高估,要嘛被低估,只有少數像中華電信......
#
鴻海
#
長榮
#
價值投資
5
留言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11
怎麼分析你不熟的股票?以鴻海為例:1/3萬法歸宗篇
秋哥講最多的就是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毛利率、淨利率、EPS,簡單來說就是基本面,換句話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你連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都不知道的話,那就別把錢投入股市做功德了。首先,你要先知道公司過去的實際獲利。其次,你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結構。最後,你要能估得出來公司的未來獲利。
#
鴻海
#
長榮
#
價值投資
5
留言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2/09
再複習一次,兩種合法的內線交易型態
你需要每天看盤嗎?你需要殺進殺出嗎?你需要買一堆股票輪流套嗎?你需要交一堆會員費給投顧嗎?都不用。你就買了,放著,每天正常上班,每天好吃好睡,不用擔心害怕夜不能眠,每年豐厚股利自動送上門,吃美食,出國玩,長榮買單。運力大爆炸,紅海復航,有的沒有,林北都沒在怕,因為我成本低......
#
長榮
#
價值投資
#
投資觀念
4
留言